人民網首頁

人民網三評“無主謠言”:挑戰認知,難逃法網

       一段時間以來,出現很多類似“白眼狼女大學生”的“無主視頻”“無主謠言”,這些視頻文案、語氣一樣,甚至故事要素都一樣,引發關注和討論。人民網針對此類”無主謠言“泛濫問題,從“無主謠言”危害性、背后利益鏈、強化監管治理等角度出發,推出三評“無主謠言”。

人民網三評“無主謠言”之一:挑戰認知,蠱惑人心

安 泰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2023-12-01 12:59)

   這些“無主謠言”看似有血有肉,實則來源不明,在各大平台已經泛濫,不斷被傳播、發酵、“二創”,愈演愈烈。何謂“無主”?看不出具體人物、時間、地點,真實性無從考証,信息源全靠編,基本就屬於“無主謠言”。

“無主”意味著無人維權、無人舉報、無法核實、無法辟謠,可以輕鬆逃避審核與監管。這種謠言往往故事荒誕狗血,情節反智、反理性,加劇矛盾對立,激化社會撕裂,危害遠大於普通網絡謠言。

“無主謠言”就是謠言的新變種,其實質與其他類型的謠言沒有差別,隻不過這樣的謠言產業越來越精明,學會規避直接引發執法、處罰的風險,使得發布者、傳謠者少了恐被追責的戒懼和不安,更多了一分肆意妄為的瘋狂。如若任由“無主謠言”繼續肆意流布、混淆視聽,久而久之,“劣幣驅逐良幣”,惡意編造演繹的謠言經過廣泛傳播,會被不辨真偽的網民誤認為是真事,扭曲正確的價值觀。

“無主謠言”攪亂了網絡輿論場,將網絡生態搞得烏煙瘴氣,必須加以專項整治、清掃干淨。拿“無主謠言”充當收割流量道具的短視頻,站在道義和良知的對立面,站在事實與真相的對立面,挑戰人們的認知,必將承受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嚴重后果。

[詳細]

人民網三評“無主謠言”之二:是誰在批量炮制?

居東台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2023-12-02 08:09)

   “無主謠言”,何以大行其道、甚囂塵上?歸根結底,還是圖的一個“利”字。“無主謠言”的制造者、傳播者篤定“網絡就是商品,流量就是金錢”,自以為掌握了網絡時代的致富密碼,在性別對立、家庭矛盾、職業痛點上做文章、編故事、寫腳本,把東拼西湊的奇聞軼事當做“隨意打扮的小姑娘”,把廣大網友朴素的正義感視為“隨意收割的韭菜”。

識破這些混淆視聽的拙劣手法並不難,難的是斬斷整個利益鏈條。互聯網時代,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資源。事實上,不管是“無主謠言”的炮制者還是傳播者,要的就是這份“不經意的投入”,迎合了一部分人的窺私心理,在網絡戾氣中消解了信任。從編造到演繹,從加工到發布……謠言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人,都能在攪動的渾水裡“分一杯羹”。隻要能折騰出“人氣”,根本不在乎什麼道德倫理、公序良俗。

病態的流量沖擊著人們的道德底線,造謠者其心可誅,一些短視頻傳播平台也難辭其咎。導向上的漠視,利益上的糾葛,監管上的乏力,也給“無主謠言”的生產和傳播提供了溫床。面對手段狡猾、躲避監管的“無主謠言”,作為網絡內容管理的主體責任人,平台責任重大,關口一旦失位失守,結果必然是不良內容的井噴、價值導向的偏離。網絡平台運營方有必要保持清醒:一時的熱鬧只是假象,保証內容的真實性和准確性才是真正的發展之道、長遠之計。

[詳細]

人民網三評“無主謠言”之三:“流量騙子”逃不掉

鄭 岩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2023-12-03 08:26)

   懲治“無主謠言”,網友的呼聲是強烈的。如何鏟除那些蠱惑人心的“流量騙子”,不僅檢驗著技術手段,同時也檢驗著相關部門和平台的責任與擔當。平台需與時俱進創新治理手段,相關管理部門的監管之劍也需盡快“出鞘”,守護億萬群眾共同的網絡淨土。

“無主謠言”並非毫無破綻,有關平台應加強審核力度,將監查的關口前移,從口音、環境、表演痕跡、鏡頭語言等方面尋找問題,一旦發現問題視頻,就要敢於採取禁言封號的強手段。更要看到,面對不計其數的網絡視頻,人力審核存在局限,必須加強技術審核。技術和人力互補協作,才能練就發現謠言的“火眼金睛”。

懲戒是不可或缺的治理手段。面對獲利的快感和處罰的痛感,讓從業者看清后果,才能倒逼其縮回違規之手。平台是治理“無主謠言”的“第一責任人”。必須進一步提高造謠成本,加強對違規賬號的身份識別,將相關團隊“連根拔起”,避免視頻一刪了之、賬號一封了之后,換個馬甲繼續造謠。

法律法規是網絡謠言的堅實防火牆。今年,“遭陌生人要求陪酒”“女騎手車被盜大哭”等擺拍視頻的制作者被行拘,充分說明執法機關淨化網絡空間的決心。這些案例為“自媒體”、MCN機構、網絡傳播平台等劃清紅線,倒逼其自覺守規,才能更好引導賬號健康運營,推動優秀作品脫穎而出。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