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考研“乌龙”频现,必须有个说法

胡欣红

2018年12月26日07:50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考研“乌龙”频现,必须有个说法

  近日,考研试题频频出差错引发了舆论热议。

  继山东师范大学错将答案当成考研试题发放,西南大学被曝疑似泄题,电子科大的试题出现偏差后,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考研再次曝出问题。12月24日,有网友爆料,山西师范大学中国史卷子和去年雷同,校方通知考生26日重考。

  “直接发答案”、“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试题雷同”……对于这些“笑话”,网友纷纷发出“段子都不敢这么写”、“电视剧都不敢这么狗血”之类的感慨。

  目前,涉事学校和相关部门都作了回应,一边表示道歉和追查责任,一边安排重新补考,并报销补考考生的相关费用。但考研这种关乎学生命运前途的严肃事情,如此问题百出,绝不能停留于道歉补考和追责,必须引发深刻反思。

  比如,“直接发答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出现每个考生人手一份答案?试题的印刷封装环节是怎么出错的?分发试卷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按理而言,无论是试题的印刷装封还是分发试卷,每一个环节只要认真检查,都应该能及时发现问题。但事实上却是每一关都失守了,令人痛心。

  还有,试题内容与考试大纲出现偏差以及与去年高度雷同,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又是怎么发生的?命题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情,明明考《固体物理》却满卷电路分析的题,甚至出现和去年高度雷同的试卷,如此严重违背科学性的试卷究竟是怎样出笼的?是一个人单独命题,还是有命题小组的?如果是一个人命题,有没有审核环节?是形同虚设还是根本就没有?如果是集体命题,那么多双眼睛为何都不能发现这种荒唐至极的问题?

  众多疑点,需要相关学校和部门深入查清真相,及时给公众一个合理的答复,绝不能以道歉和报销考生补考产生的额外费用了事。这不仅关乎考生的切身利益,更涉及社会对考研的信任问题。针对山东师大的试卷印刷装封乌龙事件,就不乏有网友质疑是否存在作弊猫腻。如果权威的调查不能消除公众的疑问,就会给各种阴谋论提供巨大的市场,严重影响考研的公信力,岂不哀哉?

  往者已矣,来者可追。严肃追责和认真补救之余,如何防范类似的荒唐事不再重演,实乃当务之急。

  目前来看,今年考研试题出问题的,基本上是各校自主命题的专业科目。相对于全国统一命题的英语、数学等统考科目,专业科目的命题、组考权都下放到学校,本是合乎情理之举。但权力下放并不意味着要求的下降,命题组考是一项高度专业性、严肃性的工作。这么多年下来,已经积累和建立起一套严格科学的操作程序,只要遵照执行,就不应该出现上述种种乱象。

  换言之,命题组考工作缺的不是标准和规范,而是责任心与执行力。对此,不少人纷纷建议专业科目也应该考虑实行统一命题,以确保不出现疏漏。客观地说,囿于诸多因素考量,专业科目遽然之间很难实行统一命题,当前最需要研究的是在自主命题的情形下,该如何弥补漏洞。在依法治国的当下,查清真相,严肃追责,以儆效尤,藉此唤醒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与敬畏心,或许是最有效的选择。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