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考改革方案昨天发布,这样一份影响深远的方案几乎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其中关于改革招生录取办法部分,自然是受关注度最高的。第一是实行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其中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分配比例,从2018级学生开始不低于60%。第二是取消保送生,大家都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这样一个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显然着眼于公平。以初中生毕业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是为了均衡教育资源。招生名额向农村倾斜是为了教育公平;取消保送生招生,取消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类学生加分项目也是为了公平。
60%的分配比例也只相比往年提高了10%,不管是公办初中还是民办初中,都是比例提高的受益者。改革方案还提供了另外两种招录办法,一个是占比20%的自主招生,另一个则是统一招生,应该说,有特长、优秀的人才依然能从中脱颖而出,升学通道是通畅的,导向是朝着均衡发展方向走的。
教育均衡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正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大多数学生的利益。不均衡发展的代价是相当惨痛的。我们看到为了上顶尖的学校,有些城市全城学奥数;为了能考上更好的高中,一些城市择校风盛行,导致原本不均衡的教育资源更加失衡。
我想,对于中小学义务教育,有一些共识是社会早就已经达成的。比如,义务教育阶段确实不适合过于激烈的竞争。前段时间教育部刚发了一个文件,要求小学阶段睡眠时间不得低于10小时,初中不得少于9小时,可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目标在升学考的背景下也变得实施困难。不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提了很多年了,可为什么社会还是普遍反映现在的孩子,负担太重、压力太大?奥数班里仍然人满为患呢?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增加履历的厚度,敲开优秀中学的大门。
这样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代价未免过于沉重。而学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新意识的养成都构成了伤害。全社会都需要从过于沉重的考试负担中解脱出来。实行60%的名额分配以后,名额直接分配到学校,而且是按学生毕业人数为依据分配的,竞争的烈度无疑将降低不少,给素质教育留出空间。从长远看将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对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个事涉千家万户的改革方案出台,需要一个实践总结再完善的过程。关键是不要限于短期的利益之争,还是应该从怎么利于孩子成长,怎么把负担降下来,怎么把素质教育搞上去的长远角度看问题。不能一边喊苦,一边又不积极作为;一边反对应试教育,一边又享受着掐尖竞赛的便利。
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集在今后如何开展素质教育上。该如何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尽快完善起来,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各类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将成为推动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