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灾难发生,都是检验基础设施质量、公众自救和互助意识、政府应急处突能力的考试。应该承认,灾难也让我们成长、成熟了不少,让我们更加具备在灾难面前保护家园、保卫人民、积极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能力。
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8月10日12时,地震已致20人死亡,431人受伤。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核实地震灾情,迅速组织力量救灾,全力以赴抢救伤员,疏散安置好游客和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国务院派出国家减灾委、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刻不容缓。梳理此次地震几天来的信息和救灾情况,不难发现,从中央到地方、从部队到企业、从各种外部救援力量的进入到当地人民的自救,都展现出巨大的凝聚力,人们团结一致抗震救灾,救灾更有序、高效、迅速。
中央和地方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和安排,体现出较强的组织和应急能力。中国地震局先后启动一级、二级应急响应,驻川部队、武警、消防官兵等迅速集结,国家卫计委安排多个省份的卫生应急队伍和国家级医疗、防疫、心理专家随时待命,国家发改委紧急安排四川省救灾应急补助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万元……与此同时,四川省委启动应急响应,省红十字会立即进入应急状态,救援电话24小时畅通;各级卫生部门迅速组织医院积极收治伤员,省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分别派出医疗救援队。
一些企业在地震发生后、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积极主动作为,展现了服务社会的态度和温度。国家电网紧急响应,震后不到两小时,九寨县城和黄龙景区部分地区陆续恢复供电;震后仅20分钟,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便为数千停机用户恢复通讯功能,联通、电信等也开通了免费寻亲热线、不停机等服务,并将应急通信车开进震区;救灾途中加油站纷纷开辟绿色通道……在全城停电的黑暗中,尽快点亮灯光、恢复手机信号等,虽是小事,对受灾群众却是极大的宽慰。
除此之外,还有来自民间和个体的温暖、支持。有当地客栈老板组织旅客躲避,为受伤者垫付医药费;怀孕护士忘我工作15小时;特警队员过家门而不入,抱了抱4个月的儿子便继续赶路;面馆老板为子弟兵免费提供牛肉面;成都13个采血点迎来排队献血的民众;全国网友为灾区祈福,自发制作并传播关于地震的科普帖子……
总体来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立体”。空间上,有陆地上的道路抢修、物资运送、医护抢救,空中有直升机勘探、无人机侦察;机制上,各方对地震的反应速度更快,相关信息发布更及时,震区与外界的沟通也更畅通;心态上,方方面面都更加秩序井然。这种凝聚力、执行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自信和成熟。
多难兴邦。从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鲁甸地震,再到长江中下游的洪灾,每一次灾难发生,都是检验基础设施质量、公众自救和互助意识、政府应急处突能力的考试。应该承认,灾难也让我们成长、成熟了不少,让我们更加具备在灾难面前保护家园、保卫人民、积极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能力。自然灾害无法避免,未来,在预防灾害和灾后救援、保障、重建等方面,我们可以也应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