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继承发展军民深度融合光荣传统

江英

2017年07月18日08:07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继承发展军民深度融合光荣传统

  军民深度融合是跨军地改革的重大任务,是一项国家战略。它反映了人民军队发展建设的优良传统,是党长期探索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

  自建军以来,我军就强调加强军民团结,实行人民战争。这是我军的力量源泉,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就提出军民一致的原则。毛泽东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是实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的道路。

  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这一重要思想。1942年,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军民兼顾的原则。就经济发展而言,可以说,这是军民融合思想的源头。他说,“我们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经济有所增长”,“在公私关系上,就是‘公私兼顾’,或叫‘军民兼顾’”。这一时期,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军民大生产运动,这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必须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和整理财政,遵照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统一领导,分散经营,军民兼顾,公私兼顾等项原则,坚决地实施之。”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发展经济建设,人民群众的踊跃支前,有力地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正如陈毅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毛泽东指出:“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提出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方针。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又说:“在生产上要注意军民两用,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平时为民用生产,一旦有事就可把民用生产转化为军用生产。”在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上,毛泽东指出,三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军民兼顾’、‘公私兼顾’”。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要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民养军、军品优先”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强调“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应该相互兼容、相互促进”。2007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战争形态信息化、经济形态市场化、技术形态军民通用化的新的历史条件,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思想,并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实行军民深度融合,是对人民军队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人民战争思想在新形势下的新体现,是富国强军的必由之路。

  (作者:江英,单位:军事科学院)

(责编:刘琨(实习生)、黄策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