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村官“吞”亿元,农村“没钱途”?

蒋萌

2017年05月09日15:1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村官“吞”亿元,农村“没钱途”?

背景:安徽淮北市烈山村党委原书记刘大伟,在18年里将村集体资产通过各种渠道转移、侵吞,变为私有,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出逃美国的刘大伟归国被抓后,好多村民放炮庆祝。

中国青年报发表胡印斌的观点:为什么一个小小村官可以在18年里蚕食鲸吞1.5亿元却无人过问?各类监管制度、约束机制、举报渠道为什么统统失灵?刘大伟一开始担任村集体企业友谊二矿矿长,他大肆侵占公共利益就此开始。报道说,刘大伟后来担任了村书记,据说是因为落实上级拆迁任务时手段强硬,那么,除了“拆迁给力”之外,有没有利益输送的问题?一个小小的村官,即便再强势、再蛮霸,若想做到“一手遮天”,往往也难乎其难。除了老百姓的举报,任何一个上级部门的介入,都将形成强大的压力。反之,如果这些对刘大伟都构不成威胁,甚至其主导的友谊二矿与上级相处甚欢,恐怕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头上有顶保护伞。这些问题,随着刘大伟的落网,以及司法程序的展开,应得到解答。既要调查审理清楚刘大伟本人的贪腐问题,也要调查清楚刘大伟依附的利益链条;既要严厉惩治侵吞集体资产的村书记,也要铲除造就刘大伟的土壤。

小蒋随想:一个村主任能从集体资产里“吞”上亿元,表明乡村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般“没前途与钱途”。如果村集体能够利用好有关资产发展新产业,留住乃至吸引青壮年返乡,将会创造出令人瞩目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当然,这之中必须厘清产权与监管问题,既不能让“能人”纯奉献,又不能令其一手遮天。村集体的事业应当体现多劳多得,良性机制下的运转才能实现共同富裕。这其实对基层人才的能力与制度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琼瑶家闹“生死内讧”,论对错狭隘

背景:琼瑶为了丈夫平鑫涛的插鼻饲管问题与继子女屡次隔空喊话,引起各界关注。5月6日傍晚,琼瑶再发脸书称“我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并宣布自己将关闭脸书,“这次是‘珍重再见,后会无期’了。

中国青年报发表宋潇的观点:这让我联想到老家一位亲戚去世前的样子。当时,他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不能说话也不能吃东西,由儿女和亲戚朋友轮番照顾。看着躺在病床上的他,他的老伴哭晕在地上,请求亲戚们的“善待”。但亲戚认为,延续生命就是善待他,即便穷尽整个家庭的积蓄也在所不惜,儿女们虽然疲于心力的付出,由于“孝道”和传统的生死观念,也不敢轻易表露。最后,老人还是走了,可这个家庭却因为高额的医疗费用,欠下了很多债务。其实,这种凭借生者主观意愿的抉择,更像是对亲情和生死观念的“绑架”,非但不能解决病人的痛苦,反而还让病人亲戚陷入痛苦的不尽循环中。琼瑶为丈夫所作的抉择,不仅是其个体生死观的体现,更是在挑战一种传统的生死伦常。站在个人角度,制定生前预嘱虽然是个人决定,但也需要家人的理解,因为这个决定涉及生命的意义和离世的抉择;而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我们不能凭借传统的观念和主观意愿,就作出让病人生或死的抉择,即便是深思熟虑,也要兼顾生者身心和物质的付出与价值对比,毕竟,在这之后所作的选择,反映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观,也体现了社会和文化偏好。

小蒋随想:这类情况要争个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在当下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都没有答案。因为,它涉及情感、伦理、道德、医学、宗教等诸多因素,没有人能做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判定。单纯指责一种观念“落后”,吹嘘一种观念“先进”,不可能令各方心悦诚服,反而会招致更大的对立情绪。这可能揭示了人世间的另一个真相——有些事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非黑即白处理不了千姿百态的状况。这也是许多国家并未出台安乐死法案、个别出台了相关法案的国家仍免不了各种争议的原因。从现实来看,尊重家属意愿是医院的通行做法,如果家属之间产生分歧,医院只能以保守措施应对。毕竟,病人“活”着还只是有争议,要是安乐死了无异于引爆“炸弹”。我觉得,老人也好,儿女也罢,家庭成员之间处理这种事,最好事先商量好,关系和睦的家庭应会达成共识。反之,不和睦的家庭会因为各种事起纷争,临终内讧不过是冰山一角。有人说,是否给平鑫涛插鼻饲管,只是琼瑶与继子女长期不合的缩影,或许不是空穴来风。清官难断家务事,单单要在生死问题上论短长,可能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刘琨(实习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