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打铁还需自身硬》击碎“灯下黑”

蒋萌

2017年01月04日16:1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打铁还需自身硬》击碎“灯下黑”

背景:1月3日晚,中纪委宣传部联手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反腐大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与全国观众见面。这是继2016年10月第一季反腐大片《永远在路上》获得极佳传播效果之后,中纪委推出的又一反腐力作。朱明国、金道铭、魏健等10余名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现身说法,剖析自己违纪违法行为和思想蜕变过程。

钱江晚报发表李晓鹏的观点:纪委都是监督别人的,谁来监督纪委?这个问题,王岐山曾经多次提到,所以又被称为“岐山之问。”反腐大片第二季,聚焦于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的“老虎”,一方面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也宣示了纪检监察系统绝不护短的决心。“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机关在高压反腐的同时,自己不能被蛀虫腐蚀,以至于形成“灯下黑”,自身出现问题。纪检监察系统的党员干部,还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忠诚于党和人民,打造一只反腐铁军,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制度化反腐进入纵深发展,国家监察体制进入实施阶段的今天,推出反腐大片第二季,目的正是要提醒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制度反腐固然重要,但制度是由人来运作的,个人的廉洁意识对于制度改革的成败,同样至关重要。

小蒋随想: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体现着反腐败斗争“步步为营”的扎实方略。不敢腐,是拍蝇打虎后产生的强烈震慑;不能腐,是机制与监管健全后的无法“伸手”;不想腐,是理想信念根植于心后的自律坚守。无论是《永远在路上》,还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其中“落马主角”的境遇和现身说法,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冲击,将会产生不敢腐的强大震慑。那些曾经的高级干部被严肃处理,表明制度与监管的篱笆已然扎紧,不能腐的新常态正在形成。但也要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仍须持续加力,实现不想腐离不开“永远在路上”的持之以恒。严重违纪违法的纪检监察干部受到党纪国法的严肃处理,击碎了“灯下黑”的幻想,印证了反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高危”的老年代步车该怎么管?

背景: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普通消费者名义购买了3款老年代步车,并委托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安全性碰撞实验。实验结果显示,代步车模拟“驾乘人员”安全系数低,测试中“人身”损害风险明显。

华商报发表许朝军的观点: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符合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且列入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机动车产品,经交管部门核准颁发牌照后方可上路,而此类代步车并不符合以上相关规定。既然这些老年代步车是不安全的、不达标的,销售是不符合规定的,为什么老年代步车仍在公共道路上照跑不误?除了大部分购车者不明就里,更关键的是,有关职能部门没有从源头上杜绝这些不安全交通工具的生产销售。老年代步车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对于不安全的老年代步车,相关职能部门也不能置之不理,更应该从源头上加强对代步车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对市场进行规范,解决交通安全问题。消费者也应该主动拒绝购买安全性能不达标的代步车,拒绝乘坐无牌无照的代步车。

小蒋随想:老年代步车问题其实是电动车乱象的一个缩影。当下,许多电动车无论是在自重还是在车速上都已达到机动车标准,却未以机动车的标准来规范管理,驾驶人也没通过应有考核,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老年代步车是在电动车上罩了一层类似于汽车的薄外壳,实质还是“超标电动车”。由于其具有“类汽车”的外观以及更强的动力,驾驶人往往是反应比年轻人迟缓的老人,危险性较之普通电动车更甚。考虑到电动车较为环保的特性以及市场需求,管理部门对电动车“宜规范,不宜封杀”。既然不少电动车的性能已然达到机动车标准,包括车体安全性、驾驶员考试等,都应参照机动车的生产与管理加以规范。这之中,必然会增加有关成本,淘汰不合格的生产企业,拒绝不符合资质的人驾驶,这是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必经之路,也是确保公共安全应当付出的代价。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