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电信网络诈骗“酌情重罚”的追问

蒋萌

2016年12月21日15:4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电信网络诈骗“酌情重罚”的追问

背景:12月20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酌情从重处罚”的10种情形,包括“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以及“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等。

京华时报发表颢钧的观点:《意见》对电信诈骗案件的“从重”处罚姿态,迅速获得了舆论的关注,同时也代表了多数民意。《意见》明确,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对于诈骗数额虽难以查证,但查明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意见》还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上下游犯罪的处理原则。比如,使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构成犯罪的,依法进行数罪并罚。对于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骗得的赃款进行转账、套现、取现的行为,《意见》也明确应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

小蒋随想:看到《意见》中“以赈灾、募捐等社会公益、慈善名义实施诈骗的”这一条,你会不会想到前些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罗尔事件”。罗尔的女儿确实不幸患病,但他隐瞒了自己的家庭资产,夸大自付医疗费支出,一度获得超过200万元网络“打赏”。虽然这笔钱最后被微信方面逐一退回打赏人账户,但此事的性质算不算“诈捐”,众说纷纭。有人替罗尔开脱,说他只是个被女儿重病吓怕、愁坏的父亲,三套房各有安排“可以理解”。也有人痛斥这是营销与“吸金”,甚至嘲讽“一帮买不起房的人给人家凑第四套房款”。这件事争议如此之大,说明人们对此的定性很不相同,折射出法律法规对此似乎“没说法”。此次出台的《意见》能对有关问题“拨云见日”吗?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事件,该如何审视与处理?恐怕,疑问仍萦绕在人们心头。

石家庄雾霾重重停课迟缓,为什么?

背景:这几天,雾霾笼罩国内多个地区,石家庄是情况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当地PM2.5上千,启动了重污染天气一级应急响应。即便如此,当地中小学仍未停课,这引发家长、网友们的质疑。直到20日下午,石家庄教育局才通知,12月21日临时停课一天。

新京报发表侃人的观点:这次重霾来袭,石家庄周边城市都对学生停课了,包括比石家庄要轻的北京等地,石家庄有关部门怎么就反应“慢几拍”?当地教育局19日表示,“在等通知”。这让人想起,当地月初上演的那场围绕停不停课的“夕令夜改”闹剧。上次当地教育局、市应急指挥部、市大气办扯皮,或许还有经验匮乏的因素,那这次当地新《预案》已要求得更细,照章办事并不困难。一些地方学校停课非强制性措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部门就无动于衷,连个建议停课的通知也不下发。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此前曾表态,对应急预案启动不及时、应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责任。那在这事上,是否也该查个究竟、厘清责任呢?

小蒋随想:上次停课“半夜逆转”刚被批评,这回重污染迟迟不停课又遭吐槽,石家庄的重污染应急响应能力,实在令人堪忧。公众看不出职能部门吸取教训、强化配合、避免再犯,反倒呈现出管理者迟疑踌躇、僵化等待、继续掉链子。人们不禁要问:当地管理者是担心又做错挨骂,所以迟迟不作为;还是对应急摆出不急的架势,映衬出“官爷”习气?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石家庄有关部门在孩子们是否停课的问题上,都难言恰当履职,给雾霾天里的当地群众更加添堵。连学生该不该停课都搞不定,对于重污染应急预案中的其他内容,当地管理者能否有效执行?应急措施都跟不上趟,从根本上治霾能下狠手吗?追问这些,恐怕不能说人们想多了。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