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警惕医院“改革亏损”转嫁患者

张海英

2016年12月16日09:48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警惕医院“改革亏损”转嫁患者

  近日,湖南湘雅医院、山东齐鲁医院相继曝出在当地医改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15%的政策性加价)后,由于财政补偿和配套改革跟不上等原因陷入亏损,并向药企施压的消息。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预测,最晚到2018年,大量公立医院甚至包括大型三甲医院都会亏损。(15日《经济参考报》)

  改革前,公立医院收入渠道主要有三种:财政拨款、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和药品加成,其中药品收入占据大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显示,在2014年各级公立医院收入中,包含中药和西药的药品收入占到38%左右。取消药品加成意味着公立医院最大的收入来源从此断了。

  尽管改革后提高了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但这部分收入增长较为有限,很难弥补取消药品加成带来的亏损。虽然医改后增加了财政补助力度,但从多家公立医院曝出亏损的消息来看,财政补助未必到位。

  根据政策安排,取消药品加成后的“改革亏损”并不完全由财政补偿,而是财政补偿一部分,价格调整补偿一部分,医院再自身消化一小部分。而财政补偿后医院仍可能是亏损的,这是因为,公立医院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专家列出的原因(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控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医保等)外,“跑马圈地”大肆扩张,或者非医疗科室人员臃肿、人浮于事,或者存在某些不合理成本、采购高价进口设备等,也是造成公立医院亏损的原因。

  在笔者看来,必须高度警惕公立医院的“改革亏损”转嫁给患者。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亏损,如果不能及时弥补,医院为了正常运转,就有可能把亏损转嫁到患者身上,因为医院让患者埋单很容易,比如鼓励医生多开各种检查、化验单,就能增加收入弥补亏损。再如,还可以不断提高医疗服务价格。

  要想防止这种“改革亏损”转嫁给患者,必须对症下药,比如有的公立医院行政及后勤人员过多,理应减员;面对扩张带来的亏损,要约束扩张。再有,消化亏损要有长期计划。如果存在“三公”消费等不合理支出,则要坚决治理。而对财政补偿不到位带来的亏损,必须把各级财政投入纳入考核,予以问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