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销白血病女童看社会保障进步
背景:11月30日,深圳白血病女童罗一笑事件引爆网络,其父罗尔称因负担不起女儿每天高达3万元的医疗费,而“卖文”筹钱,随即有人曝出孩子生病是真,但罗尔有三套房产,利用公众号营销募捐,幕后还有深圳一家营销公司助力。深圳儿童医院也发布通报,罗一笑三个月来三次入院接受化疗,截至11月29日,总医疗费用合计204244.31元,其中自付36193.33元。
新京报发表王荆施的观点:公众捐钱到底是在捐什么?不是“捐钱救人”,而是“捐钱给没钱的人救人”,所以,经济情况是必须要说的。问题在于罗尔在一开始并没有说清楚自己的经济状况,而且,打赏文章中的很多字眼也暗示了自己没钱。这种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暗示,很有可能不是疏忽、无意的,所以,这是不可接受的。从长期来看,这会使得社会普遍产生怀疑,很多人就通过朋友圈直说:“再也不会转发此种信息了”。此类行为会导致公众的捐赠行为缩小,由此缩小整个公益的蛋糕,意味着更多本该获得捐赠的人失去了希望。对于解决“个人求助所得捐款使用只能靠道德,献爱心的民众请自行小心”的现状,公益慈善平台的认证是一个较好的办法。具体到此次事件,现在补救办法就是赶快对外公布他的情况,对于多出治疗费用的钱,如何处理等全部公开,由第三方进行监管。
小蒋随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医疗费居高不下,社会保障不足,医治重病就要倾家荡产,就会面临“没钱治病只能等死”。所以,许多善良的人们面对罗尔的“悲情求助”,轻易地相信了“每天高达3万元的医疗费”,怀着对患病小女孩的疼惜,对这个“经济困难”的家庭慷慨解囊。然而,深圳市儿童医院的通报给人们带来另一种观感——医保目前为罗一笑报销了8成以上的治疗费,极大减轻了罗家的自付压力。对一线城市家庭来说,目前三万多元的自付医疗费是不是“不可承受之重”?从长远角度,罗一笑的治疗费会继续增长,但“治不起”的可能大大降低。医保覆盖面更大,报销比例更高,对公众是利好。说到底,社会慈善是制度性保障不足下的一种补充。不断加强制度性保障力度,将减少人们的后顾之忧。至于社会慈善与募捐该如何规范,需要有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细化,离不开第三方审核与监督的到位。保护社会爱心,防止弄虚作假,还应对“诈捐”予以严惩。人们祝愿罗一笑小朋友能够康复,对其父罗尔的评价也自有公论。
“虎咬女游客”出镜挨骂是自找的?
背景:北京八达岭动物园“东北虎伤人事件”已有数月。事件中,32岁的女游客赵某中途下车,被老虎拖走受伤,她的母亲周某下车去追,遭老虎撕咬身亡。11月30日晚,当事人赵女士出镜辽宁卫视《有请主角儿》节目,在现场嘉宾雷老师嘶吼、恫吓、连珠炮似地提问中,赵女士站在舞台中央声泪俱下向天上的妈妈公开道歉。
新京报发表陈小二的观点:此情此景,给人一种上帝审判的感觉。嘉宾雷老师以一种上帝视角在审判他的“臣民”,甚至能打通阴阳两界,示意赵女士的母亲在天上也能听到她的道歉。事实上,赵女士根本没有必要在电视上公开道歉。即使道歉被别人听到了,赵女士的良心难道就会像嘉宾所说的那样得到安宁?当然不会。母亲为救自己而身亡这事儿,恐怕会如影随形地跟着赵女士一辈子。而且,别人不会因为她的道歉就改变对她的看法,大量网友在视频后留言,称她“该死的是她”“丢军嫂的脸”……主持人与嘉宾逼问一个被老虎咬伤的受害者,一个戴着口罩不敢示人的弱女子,请问,底气何来?要求本也是受害者的赵女士必须道歉,不道歉就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母亲,逼问者显然将问题“泛道德化”处理了。眼下这类真人秀节目还不少,而且,主持人与嘉宾往往拥有一群“忠诚”的粉丝。这样的节目固然会提高收视率,但传递出来的“泛道德化”倾向性,往往会遮蔽了问题的复杂性与本源。
小蒋随想:一般来说,受伤害的人都不愿意被他人揭开伤疤,当事人有独处疗伤与保持沉默的权利。既然戴着口罩,说明赵女士不愿以真面目示人。那么,其为何要接受电视台“有请”出镜?此类访谈节目的性质与“表演形式”,观众们心里都有数,节目既改变不了惨剧的后果,又难以抚平当事人所受的身心创伤。对电视台而言,显然是为了炒作与收视率,从眼球效应中获得经济利益。赵女士登台又是为了什么?是想成为“主角儿”,还是甘愿“被道歉”,再或是为了没摆上台面的东西?作为局外人,对他人的遭遇与家务事说三道四,确有不妥。但如果当事人自愿成为“公众人物”,出境接受主持人与观众的品头论足,则是另一回事。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赵女士为何没有获得一些人的同情,反而招致谩骂,其自己该好好想想。如果母亲不幸身亡仍然没有让赵女士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恐怕不只是一种遗憾。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