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差景区”否认存问题是典型的鸵鸟心态

谭小叶

2016年10月10日14:4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今天,国家旅游局发布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对假日期间厕所革命滞后、环境脏乱、管理混乱、服务恶劣的旅游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以及不文明游客进行了曝光。但是这些上了“黑榜”的部分景区却否认存在相关问题。(10月9日 央广网)

按理来说,十一假日旅游“红黑榜”是由各地旅游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假日旅游市场秩序情况提供信息汇总而成,想必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彰先策后”的功效,然而先进者欣喜若狂,后进者却似乎没有“落后就要挨打”的危机感,反倒是一副视若罔闻的坦然,更有“不存在问题”的霸气狡辩,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到了沙漠中遇到问题就把头埋到沙里的鸵鸟,遇事心态还真是如出一辙。

从“自查自纠”到转瞬又称“不存在所谓问题”,认真悔改与死不认账仅仅是一念之间。虽然表面上这些上了“黑榜”的景区有股“不存在问题”的硬气,但是却让人分明看到了内里典型的讳疾忌医的鸵鸟心态,难道真的“没有收到过类似反馈”就能证明不存在问题吗?正所谓凡事不会空穴来风。也许正是游客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得过且过的心理才会让其躲过一劫不至于出现“天价虾、高价水、收费厕所”等等引爆眼球的舆论热点。这些“鸭子嘴”们难道真的上了头条才敢承认问题所在吗?

所谓鸵鸟心态,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当前,除了摆在眼前的这些“最差景区”,甚至更多的服务部门也同样抱有此种心态,有的面对问题时“踢皮球”、“打太极”,相互推诿、躲躲闪闪,把新问题推成了“老大难”,有的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把“小病”拖成了“顽疾”。此次上榜的“最差景区”如果在这些以“服务”为卖点的行当里不解决好这些服务问题,遇到问题总辩解说“不存在问题”,试图做“鸵鸟”,逃避的代价注定只会是失望。

旅游是一个产业,也是一个事业。“服务”不是一锤子买卖,靠的是口耳相传的“口碑”来赢得的“回头客”、“尝鲜者”。面对诸如上“黑榜”的旅游“灭顶之灾”,只有主动出击自查自纠、解决问题才是面对危机的最好防御。有时候群众要的除了所谓的结果,更需要看到面对危机时是否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