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在铭记中走好新的长征路——写在第三个烈士纪念日

2016年09月30日12:15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新华社评论员:在铭记中走好新的长征路——写在第三个烈士纪念日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题:在铭记中走好新的长征路——写在第三个烈士纪念日

  新华社评论员

  不朽功勋彪炳史册,红色记忆永不磨灭。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第三个烈士纪念日。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饮水思源、不忘来路,畅享金秋时节的和风煦阳,我们更加缅怀千千万万为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先烈。

  巍峨丰碑用热血铸就,前赴后继靠信念支撑。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纵横十余省,历经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不仅遭遇上百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还要面对饥饿、寒冷、伤病和死亡威胁;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烈战斗,平均每300米就有1名红军牺牲。红军战士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顽强意志,写下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长征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共同汇成光耀千秋的精神谱系,是激励我们不断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饱含深情地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时代呼唤我们不忘历史记忆、传承精神血脉、激发奋进力量,沿着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民族复兴之路接力奋斗。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目前,我国已有277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5亿多人次的群众瞻仰祭扫烈士纪念设施。不管是走进烈士陵园鞠躬、敬礼,还是通过网上留言、电子献花等方式祭奠英雄,都是在表达对先烈的敬仰、对历史的敬意。但也要看到,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时沉渣泛起。某些人披着所谓“真实还原”、“合理质疑”的外衣,在篡改历史中歪曲真相,在污蔑英雄中解构崇高,企图瓦解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基座。“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坚决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才能不让历史记忆蒙尘,不让民族尊严受损,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这一代人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历经几代人努力奋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今天,我们拥有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广阔的发展前景,也面临应对转型发展的困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从打赢脱贫攻坚战、革除体制机制的积弊,到啃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等硬骨头,改革发展之路不会一片坦途,存在着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风险挑战。李大钊烈士说:“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新征程上,弘扬长征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真抓实干,我们才能闯过难关、越过沟坎,朝着既定目标开拓进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每一次铭记,都是为了汲取精神动力;每一次回望,都是为了新的出发。让我们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创造无愧于历史的新荣光,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

(责编:崔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