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野长城被抹平”事件,不必计较打了谁的脸

李泓冰

2016年09月28日15: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辽宁绥中小河口的“野长城”,究竟是否被水泥抹平?这一夺人眼球的公共事件,一周之内一波三折,峰回路转。

先是网友爆料、媒体质疑:辽宁“最美野长城”被抹平毁容,称当地文物局以维修之名、用砂浆抹成了一条细细的“水泥路”;国家文物局立即成立调查组,随后有专家出面解释,这不是“抹平”,而是 “抢救性保护”,所用材料“三七灰土”数年后便可自动风化;媒体还是不服气,用翔实的继续调查,以证明“水泥”并非莫须有……真像一出悬疑剧。国家文物局随即给出定论,9月27日下午正式公布辽宁绥中小河口长城调查结果:小河口长城涉及抹平有三标段,存在洽商过程不规范,记录不完整,未按照规定报批等问题,且确有使用少量水泥……

这年头流行“打脸”说。于是在纷出的“笔墨口水”官司中,忽而是媒体打了“当地文物局”的脸,忽而是专家打了媒体的脸,都言之凿凿,啪啪有声。今天,国家文物局的信息披露及时终止了这番互相打脸之举,还了“野长城被水泥抹平”一个公道。国家文物局在一开始就表示,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绝不护短,绝不姑息纵容。如今又明确责成辽宁省文物局对相关责任单位严肃处理,结果对社会公开。同时将对长城沿线15个省、市及时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对中国人而言,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其份量之重不言而喻。倘没有长城和故宫们的幸存,没有一批批文物人殚精竭虑、如履薄冰的守护,很难想象中华文明能薪火相传,屹立五千年而不倒。在这样沉重的背景下,谁打了谁的脸,并不重要。窃以为,野长城在修复中遭到很不专业的“抹平”,固令人愤然,但反观这一公共事件的发酵、调查、披露等过程,却不无欣慰。如今已不是“刘项原来不读书”、为了经济建设视文物保护如草芥的时代了,从煌煌国家文物局到藉藉全体老百姓,都对文物遗存心疼得犹如自己的眼珠子。监督的目光多着呢,非专业的做法,哪怕打着修复的旗号,即使有专家的名义背书,也很难在众目睽睽之下蒙混过关。

“野长城被水泥抹平”事件,在“互打”式的舆情反转中,也不断在向公众进行文物保护科普工作。看惯了八达岭长城,人们总认为长城就该是规整、宏伟、气吞万里如虎的模样。然而,只在人头攒动中,以“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登临为目标,就会鲜有“前不见古人”的苍凉敬畏心态。野长城,则让公众认知了长城“尘满面、鬓如霜”的沧桑历史,且它的大部分正处于岌岌可危、风一吹就可能永远倒下的濒危状态,更意识到对它的修复需要科学、专业以及最少的扰动——毕竟,一个曾经历经千军万马竞相踏、风霜刀剑严相逼的老者,如果一根胡子都没有,还涂脂抹粉、一马平川,那如何能让后人慎终追远、肃然起敬?

绵延了两千年的长城,是中国人心中最神圣的“院墙”,任谁都不能轻慢。对漫不经心打了马虎眼的责任人,将如何“严肃处理”,公众拭目以待。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