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丢失的身份证仍有效须打“补丁”

蒋萌

2016年09月27日16:3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丢失的身份证仍有效须打“补丁”

背景:有媒体聚焦市民身份证丢失后被冒名注册公司现象,进而扒出二代身份证“黑市”:在QQ手机端搜索“二代证”,能搜到一些头像为“出售身份证、银行卡、淘宝到付”或昵称为“二代证”的QQ号。有卖家透露,二代身份证最低350元一张。

新京报发表朱昌俊的观点:当前居民在补办身份证时,严格说并没有真正的挂失程序。因为即便是进行了挂失申报与信息录入,也可能因为挂失信息并未全国联网,和在身份证读卡验证时未启动自动提醒功能,而导致这一程序的实际功效相当有限。被冒用的身份证蕴藏的社会风险不容小觑,也构成了人们在使用身份证时一个潜在的外部成本。以往身份证异地办理看上去也难点重重,现在却不再是问题,解决身份证及时注销的问题,或许也没想象中的那么难。对实名制的要求越高,对身份证注销效率的要求也理当越高,这应是社会管理理念上应该遵循的一致性原则。在对遗失身份证买卖利益链严厉打击的基础上,建立挂失身份证失效系统,也该快些再快些。

小蒋随想:必需指出,丢失的身份证依然有效,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换言之,丢失的身份证可能缺乏唯一的数字化标记,导致在验证环节无法通过精确识别将其剔除。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二代身份证”设计上的一个缺陷,但这个问题必需通过某种“补丁”解决。在当事人申报丢失、制作新身份证时,可否在新证中“刷”入一段新的数字化编码,同时在系统中标识旧证与其中的旧代码无效,新的数据通过全国联网被各验证环节共享,当丢失的旧身份证再次被人使用时,就会被识别出来。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外行人的建议,具体工作可能比这复杂得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只有想不想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行动。在实名制愈发普及的当下,身份证的遗失与冒用必需得到重视。作为内行的管理者,有义务更有责任破题,不能对技术问题坐视不理。

“鸽子笼”成就买不起房的人买房?

背景:深圳市“6平方米”公寓走红后,9月26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通报:经核查,所涉11套6平方米左右的房产户型与规划验收竣工图不符,实际在售面积12平方米左右(其中1套20平方米左右),超过部分占用了建筑公摊面积,涉嫌违法改建销售。此前,深圳市有关部门已声称该“鸽子笼”户型不属于住宅户型,与房产预售无关。

中国青年报发表王钟的的观点:销售方玩弄概念,把“6平方米”当成炒作的方式,当然令人生厌。但据专业人士分析,如果换成一般的住宅,“鸽子笼”的建筑面积恐怕会接近20平方米。以深圳市的房价,88万元买20平方米的房子并不奇怪。如果使用银行贷款,更降低了购房门槛。房子太小,住起来当然不舒服。然而,面对高房价,多数人需要的不是大房子,而是一套自己的房子,哪怕很小。很多“北漂”“沪漂”租房也是租二三十平方米的单间,当他们计划买第一套房时,并不奢求太大的面积。在很多有买房需求的年轻人眼中,“蚁房”能够落户口、让孩子上学。对真正在大城市需要购房的年轻人来说,房子小一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天文数字一样的房价让人不敢想买房。在这样的背景下,否定“蚁房”就是罔顾实情。

小蒋随想:前几年,住建部门曾出台“90/70”规定,即90平方米以下户型要占商品房全部套型的70%以上。此举旨在满足居民购买中小户型房屋的需求。近两年,多地悄然取消“90/70”规定。这不意味着要敞开建大户型,反而可能是对中小户型标准的重新审视。具体看,当下大城市一平方米房子动辄数万元,90平方米房屋的价值高达数百万元,对中低收入者而言,绝对是“豪宅”。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房子为何越盖越小,30多平方米的小公寓屡见不鲜——无非是在每平方米单价不断上涨之下,减少房屋的总面积,让人们“买得起”。买“鸽子笼”住很憋屈,但它好歹是属于自己的房子,不用再担心房东乱涨房租,不必再每隔一段时间就搬家。房子虽小,但能落户口,能解决孩子的学籍,是许多草儿砸锅卖铁也要买“鸽子笼”的根本原因。此外,对钞票贬值的担忧,怕赶不上房产增值的恐慌,促使“买不起房”的人也要买房,令手握大把钞票的投机客买房不倦。在一个房子能够决定结婚与离婚、能衡量个人成功与失败、能标称你处于哪个社会阶层的时代,什么是理性,什么是非理性,谁能说清?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