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棵松”的信念:见证着瑞金华屋蝶变之路

李明水

2016年09月23日10:19  来源:中国江西网
 
原标题:“17棵松”的信念:见证着瑞金华屋蝶变之路(图)

华屋后山的“17棵松”、红军烈士纪念亭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李明水报道:叶坪乡黄沙村华屋位于瑞金东南部,因整个村庄姓华,故称华屋。9月21日,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外学者交流团来到华屋小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村后小山上17棵高大苍翠的青松。苏区时期,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家家有人参加革命,留下了“17棵松”的感人故事。

  华屋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80多年前,全村17名男青年同时上前线,最小的13岁,最大的也仅20来岁。为表达对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坚定信念,他们每人在后山的蛤蟆岭上栽下一棵松树,并约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到家乡看看。他们承诺,如果有人牺牲了,活着的人不仅要为阵亡的兄弟照顾好父母,而且还要照看好蛤蟆岭上的这些松树。然而,这17位栽松的华屋籍红军战士后来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17棵松”故事。

  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解放后华屋人把这17棵松树作为烈士的化身,每逢清明过节便来到这里,拔草、挂纸、点红烛,放上长长的鞭炮,以寄托哀思。2014年,华屋群众在山上建亭立碑,把这片小树林称为“烈士林”,17棵松树称为“信念树”。

  由于旧社会战争创伤,加上当地资源匮乏、耕地贫脊、劳动力短缺等原因,以前华屋贫困程度极深,低矮土楼、土灶台、木板床……,附近村庄有“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不过,这一切从2012年发生转折。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