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准备生二胎,咨询社区服务人员,回复说现在开通了“互联网+社区服务”平台,只要加入微信群,将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拍照上传,即可办理生育服务卡。朋友照做后,却没下文了,微信询问也没回应。无奈,他只能再去社区办证中心窗口办理,不到15分钟就领到卡了。(9月18日《人民日报》)
“互联网+”政务服务,说是有了,但群众需要时却“+”不出来,这种事一点儿都不新鲜,这其实就是“市长热线不通”、“政府网站睡眠”、“政务网页僵尸化”的又一个翻版。
公开的政务服务便捷方式,每每成摆设,要想办事还得去大厅、政府大楼,这是因为,一些所谓的便捷服务比如“互联网+”,就是有关部门用来“应景”的:上面有要求,当前很流行,我们不能没有。但好用不好用,有些地方和部门并不关心,只要是他们赶上了“时髦”,就达到目的了。
“互联网+”加不上,说到底还是监督不足,导致激励不足。本是服务公众的公共服务工具,如果只能依靠上级抽查来维系其正常运转,即便这样的监管手段有效,却未必能够长效。而如果服务对象——公众可以随时“抽查”政府网站、“互联网+”的运行情况,然后可以通过有效的投诉渠道向上级监管部门反映问题,或是有一些网民可以随时曝光问题的平台,监督效果会好于上级抽查。现代监督理论之所以更加强调社会公众监督、服务对象监督,是因为服务对象对服务质量最敏感,监督的积极性也最高。
一些地方的“互联网+”出现了好看不好用的老问题,有关方面首先应反思,公众监督出了什么问题,是渠道不畅,还是投诉无效?
如果让群众更多地扮演监督角色,让“行政效能投诉平台”等投诉渠道畅通起来,上级监管对群众投诉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落实,基层的“互联网+”肯定能“加”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