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晚报:网约车站在了消费纠错的风口

燕农

2016年08月25日09:00  来源:燕赵晚报
 
原标题:网约车 站在了消费纠错的风口

  日前,北京市民温先生通过“滴滴企业版”打车从单位回家,大约4公里的路,历时不过10分钟,却被收取了1728.1元车费,而此前只需十余元。温先生与滴滴方面沟通,客服记录下情况后便再无下文。经记者与滴滴企业版客服联系后,客服人员称初步判定为司机未能及时停止计费,将在1到2个工作日内退还多收的车费。(8月24日《新京报》)

  温先生此前打车,也曾遇到过被多收钱的情况,往往是司机未第一时间停止计费而被多扣几块钱。而温先生的遭遇,相信很多乘坐过网约车的消费者,都有过体验。客观来讲,以新兴的网约车网络之庞大,出现一些问题实属正常,而这也非网约车的专有顽疾,放在任何一个规模性行业都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本身并不可怕。

  值得注意的是,温先生本人就多扣费问题与滴滴方面沟通没有下文,直到新闻媒体介入,事件才有了向好发展的趋向。然而,现实中并不是每一次网约车多扣费,或者多扣几块钱,都能进入到新闻舆论监督的视野。这是否意味着,面对被多扣钱,诸多网约车消费者只能选择与客服扯皮并最终不得已沉默接受?对于新兴的网约车行业,消费者显然不答应其在起步阶段就坐下“模糊计费”的顽症病根。尤其是,与传统的巡游出租车不同,充分利用卫星定位和电子地图技术的网约车,有便捷的技术优势打造一个消费纠错机制。

  最近颁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公布确定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计程计价方式,明确服务项目和质量承诺,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和乘客投诉处理制度。而在罚则中,未建立和落实投诉举报制度的,要处以不菲的罚款;同时故意绕道行驶或者违规收费的司机,也要被处以罚款。这为网约车构建有效的消费纠错机制提出了硬性要求。

  事实上,今年5月份滴滴已经在北京地区上线“费用异议”功能,利用路径规划、司乘轨迹等大数据技术,来判断专快车司机是否绕路、乘客是否未坐车即产生费用等情况发生,一旦发现将退还乘客车费。但是,“费用异议”功能在温先生身上显然失灵了。说到底,“费用异议”终归是企业的自我监督,离有效的消费纠错机制还有一定距离。完善这个机制,需要网约车地方监管部门,借鉴有关城市工商部门的做法,与网约车平台进行主体信息、服务质量监管、消费维权等数据交换,并建立先行赔付制度。从而让消费者在“费用异议”无效的时候,有一个顺畅的投诉处理渠道。

  不同于传统出租车的物证(发票)单一,网约车服务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电子信息和轨迹信息证据,以大数据做基础完善消费纠错机制并不难。事实上,这也是科技进步给有关部门带来的监管红利。而对网约车平台来说,当下已经站上了消费纠错机制的风口,在拥有私人定制等新兴优势的同时,千万别胎带计价混乱的短板,否则,自食其果的日子不会久远。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