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国科幻作品为什么能走出去

杨鑫宇

2016年08月24日08:28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中国科幻作品为什么能走出去

  人类对未来的美好畅想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是相通的。脚踏不同土地的人,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

  北京时间8月21日上午,在“雨果奖”颁奖典礼上,中国科幻作家郝景芳凭借其短篇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了最佳短中篇小说奖。“雨果奖”是美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也是全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奖之一。郝景芳是第二位获奖的中国作家,第一位获奖者是创作了《三体》这部科幻巨作的刘慈欣。

  2015年,刘慈欣获奖后,国内的科幻爱好者们都十分兴奋,因为之前从没有来自中国的科幻作品获“雨果奖”垂青。刘慈欣的《三体》从憾失提名到重回榜单经历了各种波折,曾让人们为它能不能得奖捏了一把冷汗。彼时,刘慈欣的获奖被认为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如今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再次折桂“雨果奖”,证明了中国科幻作品获得国际肯定不是一种偶然,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常态”。《三体》获奖只不过是世界认识中国科幻文学的开始。

  以往,中国文学界总有一种论调,认为中国人的行文风格、审美情趣和艺术宗旨都和西方人有本质的不同,很难将双方作品放到一个平台之下进行比较。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跨文化、跨语言的文学交流,被认为是“吃力不讨好”的,仿佛中国作家只要“孤芳自赏”,想办法赢得国内读者认可就足够了。

  然而,在信息传播越来越快、地球显得越来越小的全球化时代,跨文化的国际交流渗透进了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吃的食物、用的东西,可能来自另一个大洲,而滋养人们精神世界的文化作品,也可能来自大洋彼岸。我们不能在“中西有别”的幻象里自欺欺人,放弃让中国文学作品走向世界的努力。

  刘慈欣和郝景芳的接连获奖,不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科幻作品的水准,也向国内文学界证明了一件事:中国文学具备“走出去”的能力,只是缺乏“走出去”的动力。《三体》早在2006年就在国内出版,而美国科幻界直到2015年,才在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坤的介绍和翻译下了解到了这部杰作。

  在诸多文学表现形式之中,科幻文学是受文化差异影响最小的一个门类。人类对未来的美好畅想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是相通的。脚踏不同土地的人,仰望的是同一片星空。因此,科幻文学的“国界”是十分模糊的。

  在《北京折叠》之中,郝景芳将她对社会阶层“物理固化”的想象,对人口爆炸和城市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不平等的关注杂糅进了这部充满奇诡幻想的作品里,塑造出了一个“会折叠”的北京城。在这里,“北京”只是一个背景,同样的故事也能发生在伦敦、纽约、东京或者里约热内卢,文章表达的思想适用于全球。一个海外读者不会因为他没来过北京而无法理解文本。

  故步自封,孤芳自赏,不是全球化时代应有的姿态。科幻文学为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也期待有更多文化领域的大门可以打开。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