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急救人员不“救急”的病根在哪儿

刘晶瑶

2016年07月15日08:5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急救人员不“救急”的病根在哪儿

  7月9日凌晨,家住北京通州区武夷花园的曹先生突发脑梗死,120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称人手不够,让其老伴丁女士自行找人抬担架。家属称送医后医生表示患者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通州120回复:当日接诊班组分别为一名男医生、一名女护士、一名男司机和一名男担架工,护士需拿医疗设备,医生和担架工2人不能够将患者从5楼搬抬至楼下,随行的医务人员及时告知家属需再找2人协助搬抬。

  初看这则新闻,以为又是一起普通的医患纠纷事件。近年来,医患纠纷已经形成一种舆论表达定式,要么是医者无良,过度医疗;要么是患者无理,咎由自取。其实,事件的真相往往不那么简单。就拿这起急救车“不救急”事件来说,笔者就曾有过一模一样的遭遇,经历过才能明白个中究竟。事情发生在午夜时分,家中的老人突发眩晕、无法言语、动弹不得,我们第一时间叫来了120急救车,两名女护士进门后就“动嘴不动手”,虽然我们一再表示,怕抬不好导致病情恶化,可急救人员就是不肯动手,所幸最后没有发生如曹先生一样的恶果。

  寻求120救助的病人都属于重症、急症患者,病情急遽,救治本该是分秒必争。可现实中,急救车不负责抬担架,已成行业“潜规则”。把病危的患者抬上担架,需要的可不仅仅是一把子力气,更需要基本的医疗常识,防止搬运过程中造成二次伤害,就此而言,究竟是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还是情绪焦虑的患者家属,更适合搬运病人,答案不言自明。120急救车收费不菲,究竟有多少患者在途中接受了医疗救治,又有多少患者是被家属抬上救护车,全程跟随送到医院,仍要支付高昂的出车费呢?本该是急救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部分,怎么就成了家属的事儿了呢?

  “救急”这件事应该是专业人员应尽的岗位职责,不能是心血来潮的“帮一把”。

  此前,天涯副主编金波猝死于北京地铁站,先后有两名女乘客上前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另有一名自称是急救医生的外国人士上前,对其进行救治。在救助的全程中,地铁工作人员疏散人群,呼叫急救中心,却始终未见其对患者进行救治。而根据北京120急救中心介绍,地铁公司每年都定期进行急救知识的培训,红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也表示,已给北京地铁公司培训了60多名急救员。每个班每个站次,都有持急救培训合格证的工作人员。因此,地铁工作人员应该是具备基本的急救常识的,而且在地铁里发生的问题,第一责任人显然应该是地铁工作人员。

  上述这些“不救急”的问题,如果放大来看,就不仅仅是个别人的职业道德缺失这么简单。当下,很多人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薄弱,习惯性地推卸责任,遇到事情往后躲,生怕给自己惹麻烦。说到底,怕麻烦就是不想有所担当,不拿工作中的岗位职责当回事儿,不尊重自身的职业。其实,担当就是责任,“守土”本该尽责。想要打好自己的一份工,不仅需要职业技能,更需要必备的职业道德、良好的道德情操,能够做到“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