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 | 觀點頻道首頁 | 人民網評

圍觀"鵬菲"離婚,消費明星要有度

  固然,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不可避免讓渡部分隱私權,但消費明星也有度——即人性的溫度、輿論正確的態度及法規的力度。保持清醒的良知和豐盈的人性感悟,媒體從業者尤其要堅守職業道德,提高專業素養,不消費他人的痛苦,不逾越法律底線,客觀、理性、人道。王菲離婚,或許是近段時間內喧囂不已的劇目,而當事人、圍觀者和媒體從中扮演何種角色,,是檢驗媒體“發達”程度以及公民社會成熟度的度量衡。更多 〉〉

潘粵明為何羨慕王菲李亞鵬和平分手

  明星分手的現象在演藝圈很常見,能做到如此淡定,豁達的則不多。相反,有些人還因此打起了“口水仗”。除了潘粵明、董潔用聲明當武器以外,還有人通過出書方式互揭老底,把彼此間的矛盾、恩怨暴露無遺。也有通過電視節目“融空喊話”,公開責備對方的,等等。既然緣分已盡,何不好聚好散?更多 〉〉

因"菲鵬"離婚嘆"不相信愛情"是一種矯情

  因為明星離婚,一些人表示,又不再相信愛情了,這顯得過於矯情,畢竟生活中也有模范明星夫妻,普通人更多長久的愛情和婚姻。如有人真的因為王菲和李亞鵬離婚而不再相信愛情,這隻能說明你內心對愛情的理解多麼幼稚,對愛情的信仰脆弱到了何等程度。更多 〉〉

  維持了8年的“甜蜜”婚姻宣告止步,並通過微博傳遞給大眾,王菲李亞鵬的離婚,猶如他們2005年7月的結合一樣,再一次令公眾驚為“傳奇”。各種評論、各種報道、各種小道消息,更有記者開車將王菲的保姆車逼停的“成功”獨家照片。王菲李亞鵬離婚,誰是最大的輸家和贏家?明星離不離婚與我們相不相信愛情究竟有多大關系?狂追、圍堵、截停、猛拍的娛記道歉就行了嗎?圍城內外,風景殊異,圍觀者有無窮的想象,當事人有難言的痛楚。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與其把愛情的理想寄托在他人或明星身上,不如多“看看自己的存款余額”,細心烹調屬於自己的小幸福。(編輯:王倩)
@ 人民網官微
@ 觀點頻道微博

王菲返京遭暴力追訪,娛樂豈能不要臉

  接連不斷的負面新聞,拉低了社會的文化品位,也讓人們迷失了曾經追求真善美的心。更重要的是,公眾關注輿論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被雞毛蒜皮的花邊新聞拉扯了太多的精力,對真正與切身利益相關的、對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問題,就少了關心的動力。更多 〉〉

"菲鵬"離婚,誰是最大的輸家和贏家?

  對“菲鵬”二人而言,離婚的結果,既不牽涉到財產的分割,也沒有對子女撫養權的爭奪,談不上輸贏,不過是成年人的感情游戲,兩敗俱傷而已。正如李亞鵬所言:“明天,太陽會照常升起!”只是,孩子是父母失敗婚姻的最大受害者,“菲鵬”的孩子,不可避免地成為這場婚姻的最大輸家。更多〉〉

prev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