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青年上心,传统“上新”(有所思)

郑薛飞腾
2018年11月27日04:4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走进乾隆花园,观赏拔节向上的空灵翠竹;寻访畅音戏楼,聆听意蕴悠长的清宫戏曲……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以往鲜为人知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一步一景,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制作团队人员众多,特点却很鲜明:年轻。台前幕后,许许多多“80后”“90后”承担起传播故宫文化的重任。

  近年来,青春面孔演绎传统文化已渐成潮流。一系列由青年团队制作,弘扬中华文化经典的电视节目陆续走红。《国家宝藏》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不过30岁,《本草中华》导演组成员清一色为“80后”“90后”……青年人“上心”制作,用时髦的话语解读叙说,为传统文化添上新彩。

  更为可喜的是,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推陈出新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演绎、观看、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还有很多传统文艺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也被轻轻放下,影响力式微;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繁多,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千万种传统技艺,若要推动它们拥抱时代,走向未来,就必须回答“谁来传?传什么?谁来看?看什么?”的问题。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备受青年人喜爱的优质综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案。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知识与灵感。“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如鲁迅先生所言,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相融合,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只有青年“上心”,内容“赏心”,传统才会“上新”。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7日 19 版)
(责编:王仁宏、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