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酸碱体质理论的骗局早就该戳穿了

张田勘

2018年11月08日07:5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酸碱体质理论的骗局早就该戳穿了

  精心编造的酸碱平衡理论,固然是行骗者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但公众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缺位,同样是谣言流传甚广的重要原因。

  11月2日,美国圣地亚哥法庭判决罗伯特·欧阳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原因是这位叫欧阳的人创建(实际上是胡诌)了一套酸碱体质理论,称人的体质有酸碱性之分,偏酸性体质会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想要健康,必须保证身体的碱性环境。

  据此,一位癌症患者被忽悠,放弃了正规的化疗,而是采用欧阳独创的碱性疗法治疗,最终导致癌症病情发展到Ⅳ期,而这种疗法只是在静脉注射的药物中添加碱性的小苏打而已。结果,欧阳被告上法庭,被判巨额赔偿。

  酸碱体质论忽悠人其实很久了,信以为真的人也不只是一两个。骗局总是会被揭穿的,但是,酸碱平衡理论蒙蔽了那么多人,骗人者还大发横财,显然有种种原因。

  原因之一,拉大旗做虎皮,假托“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的言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原因之二,声称自己是专家,自称的封号有微生物学家、血液病专家、医学专家及自然疗法师等。其实,现实中没有什么“雷翁教授”。在两年前的一次非法行医指控中,欧阳已当庭承认自己并不是什么微生物学家、血液病专家、医学专家及自然疗法师,也没有受过任何科学训练,没有行医资质,连文凭也是买来的假货。

  精心编造的酸碱平衡理论,固然是行骗者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但公众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缺位,同样是谣言流传甚广的重要原因。

  科学精神包含多种要素。首先是求实,实践才是检验科学认知的标准;其次是探索、怀疑和批判;以及重视定性和定量分析。科学素养也包括几个主要因素,即了解科学知识,了解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定义可能更符合现实情况,即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做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做出决定的能力。

  在求实和怀疑的科学精神上,对于所谓的酸碱平衡理论,有很多机会能戳穿谎言。例如,只要稍微搜索和查阅一下是否有“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就可以知道,这是无中生有的谎话。查阅、获取和运用科学知识对自然和社会的状况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是科学素养的具体体现。

  正是在这一点上,一些人并没有做到,使得谎言轻而易举地成了“真理”。

  关于食物的酸碱性有几点知识是通过学习可以理解的。一是食物表面上的酸碱性,二是食物代谢后的酸碱性,以及代谢后的酸碱性是否导致人体呈现酸碱性并影响健康。

  食物代谢之后,如果含硫、磷、氯元素较多,在人体内中形成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可称为成酸性食物,如肉、蛋、鱼、动物脂肪、植物油、糖类甜食等;反之,代谢产物内含钙、镁、钾、钠等阳离子,在人体中形成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钾)、碳酸钠等,可称为成碱性食品,如蔬菜、茶叶、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如此一来,肉、蛋、鱼是成酸性食品,蔬菜水果则是成碱性食品。而且,无论是成酸性还是成碱性食品,在人体内消化后,都不可能造成所谓的酸性或碱性体质。因为人们要吃进多种食物和饮大量的水,让人体的血液、淋巴液、细胞内液等内环境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再加上呼吸、排汗和大小便,血液的PH值恒定维持在7.35~7.45之间,也就是呈现为弱碱性。

  所谓吃酸碱性食物造成酸性或碱性体质,以及酸性体质造成多种疾病,甚至诱发癌症,都没有科学根据。退一万步说,即便理论能够自洽,还要根据实验科学的证实和证伪原则,以及现代医学的循证原则来进行实证检验。因此,酸碱体质理论得不到科学和实践的检验。

  如果具备了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或者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的人多一些,酸碱体质论就不会骗这么多的人,招摇撞骗的时间更不可能如此之长。

  张田勘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