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员: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本报评论员

2018年11月06日16:2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递着中华民族来自历史的底气,面向未来的信心。

  回望历史,中国依旧在这儿。

  拥有数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民族,世界上只有中国。这是经历过强汉盛唐的民族,这是诞生了孔孟老庄的民族;这是炮火不曾摧毁的民族,这是和平信仰不灭的民族;这是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铁骨铮铮的民族,这也是怀天下大同精神、始终具有谦谦君子之风的民族;这是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的民族,也是清楚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并坚定不移走自己的道路的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3亿多人口——这样一个久经世事又朝气蓬勃的民族,今天依旧站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奇迹也是必然;她不但在迈向自己的强国之路,也在为人类寻找更好的未来,背后可见风云际会的世界大势,更可见荡气回肠的历史潮流。

  应对挑战,中国始终在这儿。

  历史前行的线条,总是跌宕起伏。当今世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日益靠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不可避免地要直面挑战,也有信心应对挑战。“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一系列举措,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局势中,拓宽互利合作的坦荡道路;在风云变幻的全球格局里,勾勒笃定坚毅的中国姿态。积淀了厚重历史、经过40年改革开放历练的中国,有底气有能力在山重水复中拓路开山。

  面向未来,中国永远在这儿。

  五千年长卷,反复验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创造力,也铸就了这样的信心与信念:中国将永续不断地在人类文明中写下恢宏篇章。历史前行路上的颠簸,不会改变历史的走向;中国经济眼下遇到的矛盾与问题,不会动摇复兴路上的脚步。步入新时代的中国,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中国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华民族可以穿越一切惊涛骇浪,驶向潮平岸阔。

  历史浩荡向前,在世界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进博会是一扇窗,让更多人看见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与世界发展大势交相激荡;进博会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庄严宣示: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将永远在这儿!中国与世界,将在未来的长久的时间中感受到这句话的巨大力量。

  (本报评论员)

(责编:冯粒、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