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景区降价“耍滑头”,无问责难敬畏

蒋萌

2018年09月27日16:1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景区降价“耍滑头”,无问责难敬畏

背景:今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2018年“十一”黄金周前,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目前,已有314个景区降价或拟降价,其中免费开放景区30个,降价幅度30%以上的29个。但也有景区降幅较小。比如,4A级景区湖北襄阳古隆中门票从98元降到95元,降价3元钱;咸宁九宫山景区门票由旺季75元、淡季60元分别调整为70元和55元,分别降低5块钱。个别景区更是通过各种手段明降实不降。

新京报发表邓海建的观点:发改委发文明确要求,“各地区不得避重就轻、流于形式、敷衍搪塞”。要求提了、政策明了,但有些景区落实起来,比割肉还难。个别国有景区对待惠民政策阳奉阴违,“逗你玩”似的仅降个三五块钱,既有违政策的初衷,也让消费者无力吐槽,意难平。一些景区不愿降价,难处恐怕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收入降低,有些景区难免有抵触抗拒之心。二是要维持原来收入水平就必须创新营销,真正走上全域旅游的产业之路,但对于这个过程要烧脑、要费心。少数懒惯了的国有景区,要走上改革创新之路恐怕并不容易。当然,不同景区情况不同,仅从具体降价数字来断定景区降价程序正义与否,或许有失公允。不过,一些景区“应付式降价”的行为,确实戏弄公众的认知。之前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已经指出“对有令不行、进展迟缓的地区,组织专项督查”。因此,政策推进到今,对于那些只降“3块钱”以及明降实不降的景区,是否该进一步拿出相关罚则兜底,也值得探讨并期待。

小蒋随想:发改委6月公布的“指导意见”中还有这么一条,“各地不得通过提高交通运输等其他游览服务价格变相增加游客负担。”这一条指向的问题,早就让游客郁闷又无奈。这些年,不少景区玩起“摆渡车大法”——原来游客走几步就能进入核心景区,但忽然间,很多景区有了共同“灵感”,纷纷大搞扩建,有意在离核心景区很远的地方新建大门,路一下远了,走不动的游客不得不花钱坐摆渡车往返(更有甚者,一些景区连坐不坐摆渡车的选择权都不给游客,将摆渡车票“打包”进门票一起卖),不买摆渡车票的游客则会在“长路漫漫”中,经受沿途摊位的商贩的各种推销。对景区而言,既赚了摆渡车的钱,又从出租摊位中获利,不要太爽!景区这种伎俩,摆明了是让游客的钱包和身心很受伤。游客不傻,但千里迢迢来了,在人家的地盘,不就范怎么办?景区爱财,取之无道,游客心情被弄糟,游览还能愉快吗?涉及国有景区时,更让人心情复杂。面对发改委的“降价令”,一些景区很“矜持”,或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其中就有表面降价,实际却将原来打包在门票内的摆渡车票另卖的。如此耍滑头,折射出贪婪赤裸和侥幸心理。“切实降低”被一些景区置若罔闻,上级管理部门该如何处置?对明显是为了加重游客经济负担的所谓“服务”,该以“既成事实”默许吗?游客“被服务”不是不能涨价的问题,而应勒令取消。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 。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 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