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本质上是在制造一种透支安全换便利的发展模式。对安全的漠视,可以极大降低其运营成本和精力消耗,使其在短时间内拥有颠覆传统产业的“洪荒之力”,但也正因此,积累下了太多的安全隐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三个月内两起命案,将滴滴推至舆论风暴眼。面对随之揭开的内容不堪入目的司机QQ群,面对“滴滴一直拒绝将数据接入政府监管”的痛批,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昨晚紧急发布道歉信,反省自身的“无知自大”,表示将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而是以安全作为核心的考核指标。
滴滴平台刑事案件高发,单是性侵案件4年就有50起。血的教训面前,重新评估并无限期下线顺风车业务是必须的。可一如既往“万分自责”之后,信誓旦旦的“自查”“整改”效果几何?全社会仍需听其言观其行。犹记两年前,“深圳女教师被害案”将“人车不符”问题充分暴露,彼时滴滴也嚷嚷着要整改,但直到现在,这一问题都没能得到解决;三个月前,“空姐遇害案”中饱受诟病的“客服贻误”问题,也未能在接下来所谓强力整改中被有效关注,更在最新案件中激起众怒。
悲剧屡次重演,整改屡次失灵,为什么?恐怕客服失责、运营混乱等都是表象,更应追溯的是这背后的发展模式。六年成长、十几轮融资、千亿估值,没车没司机的滴滴,似乎一夜间成了最大的“出租车公司”。然而仔细看,其核心模式与传统的加盟贴牌别无二致,尤其是顺风车业务,准入门槛极低。极度松散的把关机制下,大批司机涌进平台,而滴滴呢,则打着共享经济、盘活资源的旗号,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包工头,疯狂跑马圈地。
不可否认,这条鲶鱼确实盘活了社会资源,重构了出行市场,可异常粗放的加盟方式,也催生了一系列问题——一味烧钱扩张,市场根基却十分脆弱;司机队伍良莠不齐,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客户服务大量外包,沟通协调、危机应对严重滞后……如此种种,不难发现,滴滴本质上是在制造一种透支安全换便利的发展模式。对安全的漠视,可以极大降低其运营成本和精力消耗,使其在短时间内拥有颠覆传统产业的“洪荒之力”,但也正因此,积累下了太多的安全隐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从这个意义上看,滴滴的几轮整改效果不彰,就在于其从未真正触及或者说也不愿触及自身原始粗放的发展模式。那些义正辞严的整改承诺,无不是绕着这一命门走,口号喊得震天响,却多是在无足轻重的细节上修修补补。如此选择性“扫雷”,陷入总在“亡羊补牢”的恶性循环不足为怪。
“互联网+”时代,“靠着激进的业务策略和资本的力量一路狂奔”的又何止滴滴一家。且看诸多新平台,个个都有着非常“潮”的口号和概念,都有强大的吸金能力,却不约而同地走着同一条路:野蛮生长、无序发展,漠视责任、速兴速衰。共享单车无序投放,“马路停车场”“单车坟场”带来巨大社会治理成本;电商平台花样多多,假冒伪劣屡禁不止……新业态繁花盛开,但缺乏整饬必然杂草丛生。如此种种,已经衍生为一道道必须直面的社会问题:新模式层出不穷,企业逮风口就追,监管如何应对新挑战?选择权不断被行业垄断压缩,消费者怎么重获更大的话语权和更强的议价能力?企业唯利是图,权责边界在哪,新的社会风险又要谁来消化……
责任当头,风险常在,“没装刹车便上路”,企业岂能“顺风”?新经济蓬勃发展,原有行业边界被打破、资源也被重新整合,但责任边界、法律底线突破不得;新技术如雨后春笋,给用户带去便利、也推动了经济增长,但这从来就不是商业考量和资本利益凌驾于公共安全之上的理由。
眼下,互联网圈子里聊的净是风口、融资,对责任、风险避而不谈,这是行业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出了问题,假若好胜逐利之心盖过了初心、盖过了敬畏之心,那将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滴滴道歉信中承诺,不再以规模和增长作为公司发展的衡量尺度,而这,何尝不是对所有新行业新平台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