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让人才“候鸟”飞得更高更远

赵振宇

2018年08月26日08:54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让人才“候鸟”飞得更高更远

  据报载,闻名遐迩的避暑度假地湖北利川市,避暑客中有不少高层次人才。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们“候鸟”的积极性,今年5月底,该市发布了《关于征集“候鸟型”人才的通告》,诚邀新型工业、城市规划、现代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旅游和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在避暑疗养、休闲度假的同时,能够以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退休返聘、对口支援等方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聪明才智。迄今,该市人才办在各避暑聚居点建起12个“候鸟人才工作站”,在数据库登记的“候鸟型”人才总数达500余名。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原妇产科主任肖梅,是首位在利川市开展志愿服务的“候鸟型”人才。她的到来,不仅为当地医院解决临床难题,而且专门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将该市妇幼医务人员都拉进群,随时指导医务管理和技术。

  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蔡晓曼教授,沉醉于当地的凉爽气候和土家族热情好客风俗,今年刚入夏,她就和一群全国的二胡高手,一边纳凉一边教当地农民拉响弓弦。

  加拿大籍华人李艾清教授夫妇,今年夏天不仅免费教村里的孩子学英语,而且从加拿大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为山区民宿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黄仁煌教授是中科院猕猴桃领域著名专家,他退休后连续2年在利川免费教授猕猴桃种植技术,迄今已累计支持谋道镇种植红心猕猴桃2000余亩,农民亲切的称他为“猕猴桃教授”。

  苏马荡林海云天的负责人梁锋先生告诉我,正是这样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高层次人才的到来,为小区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打造比城市更温暖比乡村更文明的心灵归属地贡献了他们的知识力量!”大自然的候鸟为了繁衍后代随着季节变更而南北迁徙,人才“候鸟”在避暑纳凉修养身心的同时,也为所在地的社会发展发挥着自己的知识余热。

  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力量、知识的贡献,不以持有者居住地区和工作单位而限制其发挥;他们的投入和贡献不仅表现在避暑之季,同时也表现在专家返程后的生活全部。专家教授来自大都市,他们借此下到基层、走进农村,该人才计划的实施无疑会促进社会城乡的和谐与进步,不啻是一种用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来精准扶贫的新创造。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利川市从生活服务、景区游览、酒店入住、度假房购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大量“候鸟型”人才。按照社会需求与个人志趣、专业特长相结合的原则,由相关部门对接联系并提供良好环境,让更多专家为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地方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献策出力,这无疑是新形势下充分利用知识力量的一个新实践、新创造。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