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医护”应共享安全

2018年05月22日17:20  来源:安徽日报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办公室,再到“共享护士”,共享经济涉及的领域正在不断扩大。眼下,以“共享医护”“护士上门”为定位的医疗应用软件有近20个,均以“互联网+”的护士线上接单、线下服务模式为主,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

  “共享护士”的出现并非偶然。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目前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其中有不少是需要专业护理的患病老人。住院病人当中,也有20%~30%的病人出院后仍需护理。不难看出,患者对护士上门服务有强烈的需求。对护士来说,移动护理平台为其拓展了技能服务的渠道,扩大了技能服务的面,同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劳动价值。“共享护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护理难”等问题。

  “共享护士”将分散的医疗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打破了传统医疗行业壁垒,为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但发展中仍面临不少难题。对需求者而言,可能因为担心上门护士护理不规范,不敢轻易预约这种服务。对护士来说,由于担心人身安全等相关风险,轻易不敢兼职。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服务,本质上还是医疗服务行为,性质不同于普通上门的家政服务。打针、输液这些护理服务看似简单,却是以整个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硬件设备作为安全保障的。从法律制度上说,“共享护士”做兼职,在执业医疗机构之外提供医疗服务,本身与现行的护士执业制度有冲突。因此,上门护士的自身安全和操作安全如何保障,上门护理的范围如何确定,共享平台如何审核护士的资质,护士能否多点执业等问题,都亟待规范。

  一边是公众需求,另一边是医疗安全,两者都应进入管理者的决策范围。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出台新的管理制度,让“共享护士”规范而行。近年来,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对医生多点执业给予鼓励和政策支持,就是希望医生能够人尽其才,打破医疗资源的地域分配僵局,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的患者。另一方面,“共享护士”平台也应借鉴其他共享经济行业发展经验,结合医护行业特点和服务要求,研究制定高起点、高水平的服务标准。

  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共享护士”走进普通百姓家。但要解除医患双方的安全担忧,实现安全服务、放心服务,亟需行业发展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才能让双方共享安全、放心安心,推动“共享护士”业态健康持续发展。(安徽日报评论部 何珂)

(责编:王仁宏、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