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抱负的大国一定要重视基础科研

2018年04月28日09:55  来源:北京日报
 

  近段时间,舆论场中始终不乏关于“中芯”之困的讨论。随着事件走向深入,人们的关注焦点也进入了“下半场”——少了情绪宣泄,多了理性分析;少了奇谈怪论,多了冷静省思。“中国芯”到底差在哪儿,怎么才能发展起来,成了这场公共讨论的核心问题。

  如果说钢铁是传统制造业的“脊梁”,那么芯片就是高精尖产业的“大脑”。多年来,一些大国和行业巨头都在就此谋篇布局,“中国芯”大概处于什么水平?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晶体管的大小是决定芯片设计能否实施的关键一环,各国科研人员都在朝着小型化发力。目前,国外已经开始冲击5纳米左右的技术极限值,我们国家相关技术能够实现的纳米数仍基本处于两位数。而晶体管的任何一次“缩水”,都要以对硅、锗等基础材料的研究突破为大前提。

  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纵观每一项颠覆性、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无不源于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但反观现实,我们国家的科研一定程度上存在轻基础、重应用的状况,尤其是在计算机领域存在明显的“头重脚轻”问题。有高校教师最近感慨,学生普遍不愿意学习更为基础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知识,肯耐着性子研究算法、芯片等底层系统的人才太少。而这样的尴尬局面也不难解释,高校讲就业率,学生看市场预期,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人才总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差距都太悬殊。即便是学校内部,学术评价机制也不尽科学,芯片研究这类试错成本非常高的领域发表论文、作出专利实在太难,短期内出成果的可能性非常小。

  扭转这样的困局,首先需要科研人才沉下心来。搞基础研究少有“电光火石的瞬间”,更多是成千上万次的无功而返。倘若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与韧劲,不可能有所突破。而一旦有所突破,那就将是革命性的。但凡成大事者,往往是旁人眼里的“痴人”“笨人”。诺奖获得者屠呦呦为了提取青蒿素,曾经尝试上百种中草药材、试过380多种提取方法,最后又做了191次试验才发现有效成分;“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曾用算盘和计算尺等土办法一点一滴计算所需数据,最终设计出原型。事实也反复证明,冷板凳不会白坐。

  也要看到,完全以逐利为导向的市场机制,是没有耐心去等待“十年磨一剑”的,更不会愿意呵护那些默默无闻者的付出,这方面必须要有国家之力助推。基础研究探索的是新知识、新原理,这种颠覆性决定了其特点是投入大、风险高。但一个抱有雄心壮志的大国,必须拿出战略眼光和发展定力。有数据显示,世纪之交的20多年间,美国政府对航天、超导、通信等基础研究的资助占比高达50%-60%。就其方式来说,除了直接的经费拨款,还设立了诸多“国家实验室”、开展了“曼哈顿计划”等。以此为鉴,我们也要拿出相应的力度来,更重要的是,必须尊重基础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研人员“十年不鸣”,鼓励他们自由畅想、大胆假设、不断试错。

  一个人能走多远,有赖于眼界有多广。于国家而言,这种远见尤其体现在对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的重视上。我们国家不妨就以破解“中芯”之困为契机,给予这些拓荒者更大的支持力度。这是一篇大文章,也是我们必须补上的欠账。(北京日报评论部 范荣)

(责编:王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