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国青年尼古拉·米勒的一封“推荐信”在微信圈刷屏。米勒撰文介绍了自己2017年在中国华中科技大学数字PET实验室的交流经历,并写道,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个人生活方面,都学到很多,强烈推荐其他同学“到中国去”。
一个来自科技强国的外国名牌大学学生,能“强烈推荐”中国的科研与教育,令人耳目一新。这是“讲好中国故事”在高等教育的直接体现。
“讲好中国故事”不是小事,是关涉治国安邦的大事。敢不敢讲、能不能讲、会不会讲,是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和有效途径。“讲好校园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部分,高校师生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支强大的生力军。
经过几代特别是近五年教育与科研领导者、工作者的努力,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样也应该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自信”是“文化自信”的组成部分,通过教育自信不仅可以促进文化自信,而且还将推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乃至“国家自信”。通过“讲好校园故事”,正是为了彰显与坚定“教育自信”,达到“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之目的。
尼古拉·米勒的故事启示我们,“讲好校园故事”乃至“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由内向外的宣讲,更需要自外向外的言说,建构传媒的公信力,提升国际话语权,这样才能使“讲好校园故事”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讲好中国故事”不仅需要包括中国高校等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也需要相应的制度跟进与理论探索。唯此,“讲好中国故事”才不至于陷入凌空虚蹈、杂乱无章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