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对恶搞经典要旗帜鲜明说不

——规范网络社会秩序系列评论之四

练洪洋

2018年02月02日08:33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对恶搞经典要旗帜鲜明说不

  近日,抗战经典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在网络上遭到恶搞,激怒了词曲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以及万千网友。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表示,对于这些恶搞《黄河大合唱》的人,她感到很气愤,称他们“丧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良心”。

  恶搞是一种勃兴于网络空间的亚文化,指对原资源进行肢解、挪移、夸张、变形,以达到娱人娱己效果。有些网络恶搞作品体现了多元社会的多元表达,有些恶搞作品则令人无法接受,为正直社会所不耻——冒天下之大不韪,肆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丑化英雄烈士、嘲笑经典作品、触碰社会底线。恶搞《黄河大合唱》即属此列。

  《黄河大合唱》是怎么一部作品?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为我们作了背景解读,“我父亲……用了六天六夜时间,不眠不休,一气呵成。他在创作时,想到了八路军战士在前方克服万难,在游击健儿的配合下,形成了铜墙铁壁,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他饱含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情来为这首歌谱曲。”

  激昂澎湃、奔腾汹涌,诞生于延安的《黄河大合唱》,歌颂了中华民族誓死保卫国家、不惜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战斗到底的伟大精神,为推动全民族持久抗战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黄河大合唱》发出的不是一条河的声音,而是中华民族的怒吼。在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精神符号,其价值远超音乐之上。了解这段历史,也就了解公众对恶搞、玷污《黄河大合唱》之厌恶、愤慨。

  恶搞红色经典、英雄烈士是一股歪风,此风不可长。除了《黄河大合唱》,还有不少红色经典也“未能幸免”,譬如《十送红军》《长征组歌》《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等都曾在网络上被恶搞。除了红色经典,一些英雄人物也遭到肆意恶搞,如“狼牙山五壮士”等,以质疑之名丑化。红色经典,标记着我们的“来时路”,寄寓了我们的集体记忆;英雄烈士,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是一个国家的神圣财富,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底座。“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后人应该怀敬仰之情、敬畏之心。无底线恶搞红色经典作品,既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英烈的不恭,更是对神圣的挑衅。没有英雄、缺乏英雄是可悲的,有了英雄却不懂得珍惜更加可悲。历史是一门审慎的学问,历史虚无主义思想主导下的解构,实质上是一种罔顾史实的篡改,比不了解历史的愚昧无知带来的伤害更大。对这种行为,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说不。

  对恶搞红色经典、英雄烈士行为,止于道义谴责是不够的。英雄形象、英雄精神、英雄文化不仅是英雄个人的事,也是国家和民族的事,应该专门立法,对恶搞红色经典、丑化英雄烈士等行为依法进行规范。许多国家都对英雄保护、爱国主义方面进行立法,如美国就先后颁布《全国追思时刻法案》《爱国者法案》《尊重美国阵亡英雄法案》等法案。与此同时,必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年轻人的爱国主义和历史英雄主义教育。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让教育更有效,入脑入心,外化为行,自觉抵制恶搞歪风。

  大而化之,对于日益泛滥的网络恶搞现象也应该持警惕态度。比如,对那些侵犯个人隐私、诽谤中伤他人,以及涉及危害国家形象、人民利益、社会道德的行为,已超出普通恶搞的范畴,应该依照相关法律予以查处和追究。与此同时,有针对性地对网络恶搞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降低恶搞之害。

  (广州日报评论员 练洪洋)

(责编:董俊彤(实习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