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让中国梦与世界梦在共同命运中交相辉映

史鹏飞

2018年01月27日19:5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同样的“欧洲屋脊”,不同的思想高度;同样的振臂高呼,不同的国际反响。近日,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在瑞士小镇达沃斯落下帷幕。一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这里并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为漂泊的全球化航船冲破迷雾校准航向,产生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一年后,充满挑战、更加复杂的世界再次走到选择的关口,是单边至上、分化对抗,还是合作共赢、命运与共;是吹响号角、击鼓催征,还是相沿成习、触礁沉没?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海者得蛟龙。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守成者没有出路,奋进者才有希望。所以在“新时代”与“旧思维”激烈碰撞的转折隘口,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国家政党和各界领袖,将目光锁定习近平主席2017年在瑞士的两篇演讲——《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东风吹醒英雄梦,笑对青山万重天。

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节点关键时期。“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一年来,从阿尔卑斯山麓出发,中国以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精神,不断推动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源源不断注入思想给养和行动力量。2017年的世界,一个个发自中国的“全球性时刻”上演,在世界发展史上打下深深的“中国印记”。从中美两国元首年内两次会晤到G20汉堡峰会号召关注发展,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务实合作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强化经济改革,从岘港APEC主张加强区域协同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强调政治沟通……当政治分裂有了惯性,当文明冲突成为常态,中国始终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念,强调不同文明在交流中互鉴,不同文化在沟通中融合,有效汇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磅礴力量,成为全球乱局中的“稳定之锚”和“增长之源”。

斯蒂芬·茨威格说:“就像避雷针的尖端汇聚了整个大气层的电流一样,那些不可胜数的事件会挤在最短的时间迸发,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超越时间之上。” 2017年10月,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站上新的历史方位。“站在世界地图前”的中国,明确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

当今世界,“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并存。西方社会“治理赤字”“发展赤字”“民主赤字”此起彼伏,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孤立主义暗流汹涌,“黑天鹅”、“灰犀牛”、气候变化应接不暇,“零和博弈”“冷战思维”“后院概念”沉渣泛起。在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的当下,争气是强者的阶梯,斗气是弱者的拐杖。世界怎么了?人类要往哪里去?中国发展为什么行?中国治理为什么能?新时代的“哈姆雷特之问”,正悄然把引领世界的希望寄托中国。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在一个裂变的世界里,领导力意味着要超越当下的不和谐,着眼于共同的新未来。”中国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把握历史机遇、破解世界难题、应对全球挑战,中国给世界提供的真诚良方是:打造开放共赢合作模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独立自主搞好“自转”,又合作共享做好“公转”。就中国言,一方面要立足国内,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大幅放开市场准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为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另一方面要做好领舞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疾风劲草,不断放大全球同频共振多边主义大合唱。特别是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栽种“示范苗”,培植“示范林”。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带动世界进入新时代擘画航向。同时大力争夺国际话语权,主动进行议题设置,有效阐明经济全球化作用,强调鸵鸟政策无济于事,因噎废食只能加速衰亡——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惟创新者强,惟众行者远,更何况“庭院不出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要破解资源诅咒、污染瓶颈,必须打破单边壁垒、联合世界力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在习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已经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而我们践行多边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这种国际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多次被写入联合国相关决议,产生深远影响。

风云际会的世界、无比厚重的时代,“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未来将会表明,行动将会证明,中国有能力与世界各国风雨同舟,戮力同心,共同巩固多边主义大厦,链接孤立主义荒岛,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