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观点

人民日报经济茶座:砍树莫如酿酒

蒋建科
2018年01月22日04:3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跳出水果卖水果,让农民更多分享现代产业发展红利,不仅是破解卖难之需,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广大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之需

  

  据媒体报道,不久前某苹果生产大县滞销的苹果仍在积压,很多只能以每斤6毛的低价卖给客商。有些果农甚至将种植多年的果树砍掉,发誓以后再也不种了。

  类似“果贱伤农”“挥泪砍树”的事情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地方鲜果供大于求,深加工又没能及时跟上。笔者采访中还发现,很多地方的特色产业雷同性较强,比如很多山区贫困县都大规模种植了板栗、核桃,却没有配套的深加工企业。

  这种状况不改变,悲剧恐怕还会不断重演。出路何在?笔者不禁联想到之前采访过的果酒产业。如果能将滞销的苹果卖给果酒厂深加工,酒厂能有充足的原料供应,果农收入又有了保障,这些果树完全可以不砍。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但很多果品以鲜食为主,产业链较短。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不少水果产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提升,而精深加工却发展不够快,直至今日还是以鲜食为主,不时跌进“丰产歉收”的怪圈。

  与此同时,老百姓对健康消费越来越重视,有特殊营养价值的食品发展潜力越来越大。科学数据表明,果酒同时具有药食两用价值。例如,山楂酒中含有黄酮类和低聚前花青素,木瓜酒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高,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近年来我国居民果酒消费额年均增速达30%。

  从供给侧来看,百果皆可入酒,果酒品类丰富、营养价值高、耐贮藏、易流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果酒生产与销售企业近1000家,部分企业年产量可达上万吨。然而,相比我国水果约2.75亿吨的年产量,用于加工酿造果酒的份额不到0.1%,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果酒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空间极大。不少国际商业巨头已看到其中的商机,某跨国企业在华投资10亿元生产发酵型果酒,年计划产量15万吨。砍树莫如酿酒,对于很多盛产水果的地方来说,尽早谋划大力发展果酒产业正逢其时。

  除了深加工成果酒,缓解水果卖难的方法还有不少。很多水果可以深加工成水果脆片、果醋、保健品、化妆品等保质期长、附加值高的产品。产业融合方面,潜力也很大。去年重庆就兴起了“果酒+餐饮”的“小酒馆”模式,众多特色小酒馆成为居民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瑞典一家公司已在全球建设了15家果酒酒吧体验店,引领时尚和健康消费。此外,不少卖难现象具有区域性特点,借助“互联网+”跳出区域市场局限,通过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等方式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发展现代流通体系也大有可为。

  实际上,跳出水果卖水果,让农民更多分享现代产业发展红利,更好体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甜头,不仅是破解卖难之需,也是乡村振兴过程中广大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之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必由之路,但“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如何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必须答好的一道时代考题。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早日为它们找到更多增值途径,多管齐下把小农户纳入现代生产经营体系,是正确答案应有的要义。


  《 人民日报 》( 2018年01月22日 17 版)

(责编:曹昆、王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