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12月的津城东丽湖畔,一场以“新时代新使命”为主题的教育盛事即将拉开帷幕。作为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大型年度教育论坛,第四届大学校长论坛共邀请了40多位高校校长书记汇聚一堂,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献言献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开启了新征程、肩负起新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特别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怎样有条不紊地加快“双一流”建设?怎么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研讨和解答好这些新问题、新情况,是本届大学校长论坛的焦点议题,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亟待履行的任务使命。
发展教育,人是关键,大学的立身之本就在于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可见,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同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相结合,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不久前,教育部思政课建设情况调研显示,86.6%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课,91.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思政课上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浓厚的学习氛围为新时代“凝大学之精神、育国家之栋梁”营造出了新气象。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十九大前夕,“双一流”名单公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国家战略。从教育救国、教育兴国到建设教育强国,“双一流”建设承担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着眼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使命担当,要重在质量和特色,而不在规模和数量。既不能把学科建设当成课题任务,也不能把争创成果异化成指标考核。只有立足现实问题,形成规范的价值标准,才能通过“双一流”建设,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普遍提升。
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天津东丽,多所重点高校陆续落地,区内60余家科技型企业与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对接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技术需求,为汇聚高端人才智力、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由此观之,在新时代强调突出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是丰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新时代的号角业已吹响,高等教育事业的航船也整装再发。以大学校长论坛为启示,唯有以新时代新使命为己任,在新的征程中一往无前、永不懈怠,才能谱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篇章,胜利驶向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