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经邦,人才为急。
自古以来,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纵观古今中外数千载,一个国家要实现赶超目标,必须实施集中统一并行之有效的人才开发优先战略。我国历史上,齐有管仲而春秋首霸,秦用商鞅则吞二周而亡诸侯,国之兴盛都在于人才这个要素。而世界史上,从西班牙、葡萄牙崛起于大航海时代到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一战前美国对英国的赶超,莫不是如此。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下,人才更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稀缺资源。从社会民生到国防军工,从网络信息化到环境保护,从深海勘探到航空航天,任何一个领域都极度渴求大量人才来引领创新创业,再创新业绩,再铸新辉煌。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广聚天下英才,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三国时期,曹操推出“唯才是举”政策,“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唐朝时,对人才持开放的策略,东亚、中亚人才尽聚朝堂,正是这样开明的人才政策,创造出中国古代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盛世帝国。因此,既要注重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要注重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等,构建立体化、整体化的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树立“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用才导向。同时,当好为人才服务的“店小二”,依靠服务支撑、加强感情纽带,用“真情实意”感召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创新创业无后顾之忧,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广聚天下英才,要注重树立基层实践导向。有人说,一流的人才,应当是埋首书卷之中,抑或枯坐实验室里。不全然如此,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仅谈军事理论,其父名将赵奢也招架不住,可是没有经历实践的知识最终换来的却是长平之殇;屠呦呦的事迹大家更是如雷贯耳,她长期在一线岗位上兢兢业业,数十年如一日,最终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可见,真正的一流人才,绝不是在各种觥筹交错的名利场中,也不是在闭门造车,而是在各项实践工作的第一线。应更多的鼓励人才去田头、车间、实验室、企业中实践,每一滴汗水、每一丝实践都将助推人才厚积薄发。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拥有求贤若渴的大气度和大智慧,收获的则是群贤毕至的良好格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铸就伟大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