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江歌案不了局  先别急着道德审判

魏英杰

2017年11月14日08:22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江歌案不了局 先别急着道德审判

事发近一年,青岛女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杀害一案,突然重返公众视线。在此案中,杀人嫌凶为江歌闺蜜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凶案发生时,刘鑫躲在江歌租住公寓内,而江歌就在公寓门口被刺数刀倒地。

在悲剧发生后,江歌母亲一直寻求与刘鑫见面未果,刘鑫及其家人甚至在微信、电话中对江母语出不敬,两家发生严重争执。在凶案发生近300天后,有媒体刻意安排了江歌母亲与刘鑫的第一次会面。近日,相关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加之陈世峰将于近日审判,遂引发一场公共大讨论。

江歌与陈世峰素无恩怨,她的死,刘鑫不能脱离干系。包括江歌母亲在内,都不自觉地把江歌之死的部分责任归咎于刘鑫。还有报道提到,当江歌遭遇行凶时,刘鑫非但没有开门,还把门反锁了。言下之意,如果刘鑫开门,江歌或不至死。这些因素叠加,刘鑫在许多人眼里,成了一个逃避责任、冷漠自私的人。

江歌母亲的丧女之痛,是一种言语无法表达的心灵创伤。但是,许多急于谴责、辱骂刘鑫的人,有没有认真想过:媒体所报道的所有细节都是真实的吗?江歌因刘鑫遇害,刘鑫却拒绝见江歌母亲,甚至恶语相向,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吗?

实际上,刘鑫有没有反锁门,乃至于“江歌替刘鑫去死”这些说法,都不是确凿无疑的结论。这要么只是一方面的说法,要么只是一种看似合理的推测,并没有更多证据支撑。也就是说,许多人对这事情的评判,都是建立在尚纠缠不清的事实基础上,不无臆测成分。既然如此,我们在同情江歌母女遭遇的同时,是不是也该谨慎对刘鑫做出论断呢?毕竟,在这桩凶案中,刘鑫也是受害者之一,是一个幸存者,而不是帮凶、从犯。

凶案细节或可还原,人性却难以揣测。对于刘鑫的行为反应及其心理,我们很难得到准确答案。她在凶案现场的表现,以及此后为什么一直不和江歌母亲见面,真正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甚至她自己可能都说不清楚。有自媒体用了一个非常具有煽动性的标题《江歌,你替刘鑫去死的100天,她买了新包包染了新头发》,谴责刘鑫没人性。难道江歌不幸遇害,刘鑫就不能独活,只配每日以泪洗面?谁又知道刘鑫的内心是怎么想的,她这样做又是不是在强颜欢笑?这不是为刘鑫开脱,而是想说,道德谴责有时候是多么容易,又何其不负责任。

这桩凶案的嫌疑人已经落网,正等待法律审判。对于江歌的母亲,没有人能够替她选择宽容与否,无论怎么做,都只能是她自己去选择。至于刘鑫及其家人,我们也不能强押着他们到江家跪地道歉。在这件事情上,应当承认我们其实无能为力。我们既不能替他们的任何一个人作抉择,也不能对尚且缺乏事实支撑的行为及其心理表现下论断,更不能为了抽象正义而进行道德审判,煽动这两个家庭彼此仇恨。

江歌母亲与刘鑫一家的争执,其实是江歌遇害案的衍生悲剧,让杀人凶手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这才是最大的正义。如果江歌母亲认为刘鑫对江歌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或许应该尝试走诉讼的方式。否则,在某些舆论推波助澜下,恐怕无助于消弭怨恨,弥合伤口。

(责编:董晓伟、黄策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