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巡视利剑: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优化生态

李永胜

2017年09月12日14:3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政论专题片《巡视利剑》,通过大量鲜活案例与身边故事,以艺术化方式生动呈现了十八大以来巡视制度的运作情况及其功能发挥,阐明了巡视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要作用,观后令人深受教育,并获得了深刻的警示。

用好巡视利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所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腐化变质的危险。为了有效预防和坚决扼制腐败,就必须加强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内监督要“尊崇党章,依规治党,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他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内监督的任务是确保党章党规党纪在全党有效执行,维护党的团结统一,重点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保证党的组织充分履行职能,发挥核心作用,保证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出发,把巡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研究巡视工作,确立巡视工作方针,系统阐述巡视任务,对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评判,对落实整改责任、运用巡视成果作出指示,坚持巡视工作全覆盖,通过巡视这一手段抓住并推动解决党和国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使巡视利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践证明,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是管党治党的利器,必须用好用够用足。

利剑高悬,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持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于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出一个,不能养痈遗患。2014年,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工作摆上更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提出“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的巡视工作方针,提出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让巡视这一借鉴传统督察制度的党内监督方式,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和更大的威力,充分发挥了警钟长鸣、利剑高悬的震慑作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遏制腐败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巡视组要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抓住违纪违法线索。要落实监督责任,敢于碰硬,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促进问题解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事实是最好的证明,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以问题为导向,真巡视,真监督,真发现问题。中央十二轮巡视发现各类突出问题8200余个,并及时处理,使党内监督职责得以真正落实,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象,很好地维护和促进了党和国家的肌体健康。

利剑高悬,倒逼作风,优化生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全面从严治党高度擦亮巡视利剑,扎扎实实推进,了解真实情况,查找真问题,纠正不正之风,惩治腐败。始终贯穿问题导向,以“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反腐败思路,敢碰硬,敢较真,对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出,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或进行诫勉谈话,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对查出的腐败分子依纪依法予以严厉惩治,以儆效尤,发挥了惩治的教育作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巡视不只是剑指个人的贪腐,也剑指一些地方组织,毫不留情地揭开一些地方政治生态的严重恶化问题,例如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和三大贿选案等,真正做到了利剑高悬,震慑常在,倒逼一些有问题的部门、单位和组织认真整改,改进作风,纠正各种乱象,解决问题,净化政治环境,规范政治生活,改善和优化政治生态,使巡视工作在从严治党、维护党纪方面的效果获得了根本性提升。(作者为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王倩、黄策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