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煎饼大妈月入三万,“扎心”了吗?

蒋萌

2017年08月28日16:17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煎饼大妈月入三万,“扎心”了吗?

背景:最近,北京黄金地段一个煎饼摊的大妈火了。顾客拿到煎饼果子之后,坚持认为大妈少打了一个鸡蛋,大妈辩解不过,忍不住说了一句: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此言一出,网友哗然。评论区里,大家纷纷指出,身边有好多类似煎饼大妈的牛人。

新京报发表赵清源的观点:上过大学的真的不如摆摊卖饭的吗?这又是一种“读书无用论”吗?先说清楚,卖煎饼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容易:首先你得早起,这就意味着你可能没那么丰富的夜生活;你还得进货,这得有个好身体;你还得动作快,味道好,不然留不住客人;更不用说一身的油污和葱花味儿,常年忍受风吹日晒以及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城管……艳羡煎饼大妈,那就走出办公室,走出写字楼;受不了那个苦累,就挑力所能及的工作自食其力。学历并不是高收入的保证书。市场经济意味着,所有的竞争都来自于稀缺性。比如,一个优秀的泥瓦匠、木工目前是很抢手的,是市场稀缺的人才,这就是市场发出的信号。对于高学历人才来说,也可以“体面工作+较高报酬”。就拿很多人都学过且认为没用的高等数学来说,所谓没用,不是高数没用,而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把它学到有用的程度,一句话,学艺不精。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学艺若精,在哪都是稀缺人才。

小蒋随想:这让我想到另一个雷同的段子——某快递员和客户发生争执,客户怀疑快递员偷拿了包裹里的东西,快递员称:我月入2万,怎么会为你这点东西起歹意?再如,关于保姆月嫂月薪可观、装修工人如何能赚钱的故事也有很多。不得不说,此类段子都是在表现底层劳动者获得高收入的“反差”,它们反映了劳务市场的一部分行情,透着一种以点概面,有一股“扎心”的味道。必须指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不要以为干某一行一定会成为其中的状元。能否当状元,需要机会机缘、个人努力、外部认可等因素相互配合。仍以煎饼摊这个段子为例,它首先有“北京黄金地段”这一前提。问题是,北京黄金地段是想摆摊就可以摆的吗?城管对此怎么看?就算可以摆,如果众人都去摆,还能月入3万?至于快递员,要想获得高收入,除了要辛勤地跑腿,还得有固定大客户,被分配在热点区域。金牌月嫂与技工木匠如果没点真本事,雇主也不会出高价。每一行都有挣得多的,也有挣得少的,拿一行的“塔尖”与另一行的泛泛之辈比,后者薪情低很正常。高等教育普及化、有学历的人就业不易已成为常态,既然如此,就别端着架子,和体力劳动者中的佼佼者比。

“低价买房”未必是留住人才的核心

背景:近日,武汉官方宣布,武汉将推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其中,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

钱江晚报发表项向荣的观点:有人质疑:官方宣布说房价低20%就能低20%?现在是市场经济,除非政府出钱建,然后分名额购买;或者市政府掏腰包补20%的差价。可房价优惠20%,武汉政府财政有那么多资金可补贴吗?这么补贴会不会对其他纳税人不公平?还有,有这个心思还不如搞廉租房、安居房,再配套租售同权更有效等等。更深层的问题是,即便二线城市通过物质的激励吸引了人才来栖,但是能不能留下人才则是更实际的问题。作为政府来说,创造软环境比提高硬件更有意义。比如提高政府部门办事效率、执法透明度等等,这是一个大的综合工程。同时,产业升级脚步更要迈大,让人才的拳脚得以施展,预期收入能达到理想水平。如果只靠短期的财政倾斜、政策优惠,缺少长远的配套举措和制度改革,对人才的吸引力难以持续。创造更多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更有价值的就业机会,这才是引凤来栖最硬的道理。

小蒋随想:北京几年前就开始搞自住型商品房,现在改叫共有产权房。这种房子都是政府特别供地,对开发商限定售价,价格为同地段普通商品房价格的70%,购房者只能获得房屋的70%产权,剩下的30%产权在政府那里。购房人五年之内不得卖房,卖房时政府有权优先回购。简言之,这种房子减少了炒作与投机性。但是,这样的房子限量供给,得符合一系列资格才能购买。经常是一个申购项目,有十几万符合资格者抢几百套房,“摇号中奖”概率很低。武汉吸引大学生留汉工程中的“低价购房”,会不会借鉴北京的经验?低价房会不会供不应求?无论如何,有一点应是肯定的——武汉会想方设法防止此举沦为炒房赚钱的途径,此举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才安居并乐业。既然最终的指向是乐业,是要帮武汉创新创业,围绕“业”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一些年轻人宁可在一线城市租房乃至蜗居,也不去房产库存充裕、房价较低的中小城市,就是看中了一线城市的创业环境与公平的市场氛围。二线城市要想吸引人且留住人,还是得在服务配套“业”上下功夫。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