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院士们先走”为何赢得点赞

易艳刚

2017年08月22日07:59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过去,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但凡有领导干部参加的学术活动,工作人员都要为排座次煞费苦心,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都不能得罪,很多德高望重的大师最终只能被“挤”到一边;无论是开大会还是组织座谈,领导干部“迟到早退”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地方官员草草念完讲稿之后,就以“公务繁忙”为由提前离席。

不过,在最近举办的西安首届科技人才峰会上出现了不太寻常的一幕:19日上午的会议结束后,主持会议的西安市长上官吉庆提议“退场时,请院士们先走”,随后,坐在第一排的20位两院院士陆续起身离开,坐在第二排的中央部委、陕西省和西安市领导集体目送。相关新闻和画面在网络热传,很多人对西安顿生好感。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如何广聚天下贤才?最关键一点是要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地方领导干部尊重人才,能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进而实现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陈云同志曾将识才用人的要义,通俗地概括为“了解人、气量大、用得好、爱护人”。了解人,就是要有慧眼识珠的眼力,要会当发掘人才的“伯乐”;气量大,就是要不论亲疏贵贱远近,一切唯才是举;用得好,就是要知人善用,将人才用在最合适的位置;爱护人,就是要爱才惜才,设身处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与后顾之忧。

事实上,这12个字不仅适用于组织部门选贤任能,也适用于科研人才的选拔。一个地方的领导干部具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善用实招扫清遴选人才的体制机制障碍,善于给科研人才创造健康的学术生态,才能延揽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科研创新提供取之不竭的动能。

用才,先要聚才。在那句“让院士们先走”的背后,更值得点赞的是西安打造“人才高地”的种种努力。自今年5月出台“西安人才新政23条”、打出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组合拳以来,西安市共引进了国内外顶尖人才1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0人、地方级领军人才101人,人才净流入率在全国排名已升至第四位。

不过,重视聚才,更要懂得留才。古人云:“好贤而不能任,能任而不能信,能信而不能终,能终而不能赏,虽有贤人,终不可用矣。”短期内靠丰厚的科研经费、给房给户口的政策,在激烈的“抢人大战”中赢得先机,或许不是什么难事,真正难的是“像磁石一样”让科研人才有归属感,让他们能在各自岗位建功立业。

留才之道,起点是政策,关键是环境,根基是文化。像西安这样,努力创造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环境,栽下“梧桐树”,自然会引来“金凤凰”;同时,懂得以政策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的智慧,培育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爱惜人才的文化,才能答好“招才引智”这道考题。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各类优秀人才引领社会进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细节中做好聚才、留才的工作,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才能让各种人才一起谱写实现中国梦的壮美篇章。

(责编:董晓伟、黄策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