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八旬老太被撞不要钱能消除偏见吗?

蒋萌

2017年07月03日15:3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八旬老太被撞不要钱能消除偏见吗?

背景:近日,西安一位80岁的老太太去早市买菜时,被汽车撞倒受伤,她觉得自己还能动,就喊着要回家,而且坚持认为,对方不是故意的,不能要人家的钱。开车的小姑娘放心不下,找到老人家里,非要带着老人去检查身体,后来还买来药品和治疗器械,并送去3000元钱。

华商报发表杨鹏的观点:但凡出现与老人有关的负面新闻,公共舆论场上,“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个至今尚未掰扯清楚的陈词滥调就会撕扯起来。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撕扯中,社会道德水准却在一点点地退却,最终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不能否认,老年人群体和我们其他任何社会群体一样,每一个群体内部也是参差不齐的。在这个意义上,真有点让人担心,长期在“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的负面情绪渲染之下,久而久之会不会陷入对于一个群体的成见之中?可冷静想一想,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有责任不逃避,没事就不该讹人。”80岁的蔡翠英老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豁达的“老人”——当互相谅解发生在这一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身上,也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善意和温情。当然,我们也要给肇事小姑娘的做法点个赞。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类似的温馨事件能够更多涌现。

小蒋随想:新闻传播有一个规律——越是负面的东西传播的速度越快,这应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关于老人的负面新闻有摔倒讹人、跳广场舞扰民、在公交车上非让年轻人让座等等。一些青壮年受众看过类似报道,逐渐对老人产生芥蒂心理。媒体为了触发“争鸣”,也会报道与某些人的“刻板印象”相反的新闻。比如本例的老太太被撞不要赔偿,以前还有老太太冬天跳入河里救小孩的新闻,还有大爷在接受采访时说理解年轻人上班辛苦压力大、自己在公交车上站着也是锻炼。遗憾的是,老人体谅年轻人、做好事的新闻的传播广度与深度远不及负面的新闻。基于此,笼统地宣称“老人变坏,坏人变老”难道不是一种偏见?从另一个角度看,个别大学生陷入“裸条”欠债漩涡,甚至参与犯罪,如果就此得出“大学生垮掉”的结论,能令人信服吗?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总有个别人“不轨”,这与年龄无关,更不能污名化一个群体。

“食品安全谣言”应止于什么?

背景:从“西瓜打针”到“猪肉钩虫”,从“黄鳝喂药”到“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近日,农业部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十大谣言进行了曝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广州日报发表张涨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乱花渐欲迷人眼”,实际上追根溯源主要是一些自媒体。要么是为了耸人听闻、增加粉丝,要么是名为“科普”实为推广产品获取利益,一些加V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炮制了谣言。在这方面,除了立法要尽快跟上以外,更需要相关部门形成打击合力。在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已经呈现指数级增长,真相只有跑得比谣言更快,才能降低谣言造成的危害。公众也需要擦亮眼睛,莫成了谣言传播的中介。网络谣言为何难禁,关键就在于“吃瓜群众”转发得太多。不可否认,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恶意,而是想给自己朋友圈里的人提个醒。殊不知,由于缺乏辨别谣言的能力和基本的科学素养,无意识的一次转发就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只有政府部门、企业、媒体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将谣言的传播链彻底斩断,不给造谣者可乘之机。

小蒋随想:谣言滋生的另一个原因是,如今包括食品、建材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东西确实问题多发,某些唯利是图的人昧着良心干着丧尽天良的事,甚至个别知名企业也卷入丑闻,让公众产生“谁都不一定靠谱”的忧虑。此外,专业知识不为非专业人士所知,化工产品的“变身能力”超乎想象,合格与不合格的添加剂并存,这些都令普通人难辨是非。还有,有关方面常教公众各种鉴别真伪的方法,似乎人们不得不“自求多福”,成为鉴别各种真伪的行家,才能免于上当受骗。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情形正常吗?严打假冒伪劣,严禁伪劣产品入市,本应是监管部门的职责。管理者应为公众构筑起有效的安全网,通过整治问题源头,改善市场整体环境,提升消费的安全性,才能让公众放心,不必想法“复杂”。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刘琨(实习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