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自我革命”不缺方法缺担当

丁建庭

2017年06月16日08:03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自我革命”不缺方法缺担当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各领域改革全面加速,即便是原来一些公众早有呼声、进展始终缓慢的“硬骨头”也逐渐被拿下,比如公车改革。今年以来,浙江、山东等多个省份相继出台规定,推行公车标识化;广东、安徽等多个省份还为公车加装GPS定位,建立公车管理服务平台。多重举措密集发力,公车改革正朝着公众期待方向深入推进。

  一直以来,围绕公车的不正之风广受诟病。人们习惯用“车轮上的腐败”“屁股底下一座楼”等称谓揭示公车私用、公车浪费、超标配车等严重问题。这种不正之风不仅造成了极大财政负担和资源浪费,更助长了一些单位和领导干部的特权思想,影响到了公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希冀。公众对公车腐败早已深恶痛绝,改革的呼声也从未停歇,中央和一些地方也曾发布指导意见推动改革,但更多时候是踌躇不前,改革效果离人民群众的期待差距较大。倘若用一句话形容此前的公车改革,恐怕最合适的就是“雷声大、雨点小”。

  公车改革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吗?我看未必。以治理公车私用为例,早在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李崇富就建议“公车应使用不同颜色的牌照以示区分”;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二里沟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栾松巍也“大胆”建议:让公车挂红色牌照,以便于统一管理和群众监督。而我国澳门地区的公车“鹅蛋牌”也是广受推崇。无论是统一牌照,还是统一颜色,治理思路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统一公车标识,将其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这不仅是澳门地区的成功做法,许多国家也都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治理的。尽管我国有少数城市率先开启公车统一标识改革,但并没有带动更多城市效仿,大多到最后不了了之。如今,随着中央改革力度的加大,更多的省市参与到公车改革的进程中,而方法依然是统一标识,不知道是不是重温了政协委员李崇富和小学六年级学生栾松巍的建议。

  公车改革称得上是一个陈旧的话题,有关于此的质疑和建议始终存在。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类:一是对公车私用现象的批评;二是对统一公车标识的肯定;三是对个别地区改革的鼓励。以《南方日报》为例,15年前就曾发表过《几时借鉴“鹅蛋牌”》,在全国媒体中较早提出了统一公车标识的建议。此后,《公车改革离不开公众参与》《珍惜遏制公车私用的一缕阳光》《治理“公车私用”也要走群众路线》《公车标识能否“顶层设计”呢?》《公车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组合拳”》等散见于不同时期的文章,无一例外全部聚焦治理公车私用这一老话题。而在全国媒体中,类似的共同关注更多,对公车改革的呼声也更大。可以说,这场延宕至今的改革向来不缺呼声,也不缺方法和共识。

  公车改革为什么这么难?很简单,“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这是一场真正朝自己动刀的改革,许多改革者成了改革的最大阻力。今天,公车改革之所以能深入推进,一方面得益于中央深化改革的战略定力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也与地方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紧密相关。改革近40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是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中国改革的最大特点。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许多地方和领导干部,正是找回了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所以敢于向积存多年的公车乱象开刀,敢于开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

  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许多时候,像公车改革这样的“自我革命”,缺的正是担当。因此,社会急需更多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成效的实干家涌现出来。

(责编:刘琨(实习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