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大学边缘人群”都能成功逆袭吗?

蒋萌

2017年06月02日15:2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大学边缘人群”都能成功逆袭吗?

背景:早在2013年,就有报道称“20年间500余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受此鼓舞,22岁的夏颖涛去年9月来到北大。来了后他发现与想象中不同,真正称得上逆袭、从低学历靠自学考上大学的保安是“极少数”,有些人本来就是大专、本科毕业,出于升本、考研或其他原因,才来北大当保安。

湖南红网发表张楠之的观点:多数人没能成为逆袭神话的主角,才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生比故事里的人生有更多无奈,甚至让一些人产生无可奈何的窒息感。对于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无法成为励志故事主角的保安来说,外人对他们不切实际地想象,以及这种想象所产生的过于理想化的期待,有可能给他们造成过大的压力,甚至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这类故事一再流行还说明,很多人缺乏自我激励的内在动力,所以才会转而通过“保安逆袭”的神话来激励自己。缺乏内生动力的人生,极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如墙头之草,随风而倒,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保安逆袭”的神话也有可能成为人生的毒药,所以,能够用别人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当然很好,但让自己成为能够实现自我激励的人,积极过好自己的人生才更重要。

小蒋随想:“心灵鸡汤”成为贬义词,是因为看似“有营养”,实际充斥着“添油加醋”,未必有值得吸收的“养分”,除了让被灌输者产生心理“虚火”,可能别无益处。事实上,许多名牌大学里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被称为“边缘人群”,他们既不是学生,又不是正式教职工,而是混迹在学校里的、角色多样的一群人。有的人一会替老师们打零工,一会替学生们跑个腿,转眼又成了大学课堂中的蹭听者。他们蜗居在学校周边的犄角旮旯,或像“500余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那般挑灯夜读,或在希望憧憬与现实掣肘中变得迷茫。像新闻中的小夏这样“发现与想象中不同”后,有的人默默离开,有的人还在坚持,也有部分人最终圆梦。有成功,有失败,有困惑,有成长,大学里的故事何尝不是社会生活的缩影?这其实很正常。怕就怕,光夸耀所谓的成功,忽略背后的主客观因素,不顾平庸往往是大多数的事实。每个人都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道路,不要被“鸡汤”乱了心神。

平均工资不平均,统计部门当改革

背景:近期各地平均工资数据陆续出炉,人们照旧吐槽自己“拖后腿”,多地统计局释疑称“平均工资是应发工资,非实发工资”,“少数人工资高,多数人工资低,所以多数人工资低于平均”。

湖南红网发表吴云青的观点:数据一出来,劳动者似乎只能给自己做个参照,看收入跟旁人比较是高是低,仅此而已。工资统计数据不应沦为区区谈资而无甚实际作用。工资统计数据的分类如果更细些,不止于发布笼统的平均工资,也从多个角度呈现入职后的工资增长情况,人们就能从中获取不少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用有针对性的数据告诉人们,不同技术等级是什么工资水平,入职时间长短、学习投入多少与工资增长有无关联、有多大关联等等。试想,当一个劳动者更了解自己这份工作的前途如何,知道付出多少努力可以期待什么样的回报,他(她)对职业就能有更清晰的规划,就会关注自身实力并把目光放得长远,而不是只盯着眼前工资,盲目愤慨或满足。

小蒋随想: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部门除了划出最低工资标准的底线,没法“指导”单位给劳动者具体多少报酬。在此情况下,统计的意义更多是宏观性的,有助于管理者了解社会生活实际,为决策部署提供参考。既然“平均工资不平均”是个尽人皆知的老问题,可能令一些现实情况表现得“失真”,统计部门难道不应做出一些改变?比如,根据不同的行业统计行业性的薪酬水平,或按照年龄、学历、职称分别列出劳动者的收入状况。若此,会不会更贴近人们的实际感知,让统计数据更有公信力?当然,无论如何计算都难说百分之百准确,但细化分析显然好过大而化之。一些问题就摆在那里,解决的方式或许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某些部门愿不愿意做出改变,而不是光摆出“权威”架势。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刘琨(实习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