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论文绑架了白衣天使?

舒 年

2017年05月23日08:37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新闻观察】论文绑架了白衣天使?

  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要打破现行单一的论文评价机制,使之能够发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

  医学圈子里有个笑话,在“520”这个神圣的日子里,送给医生的最好礼物不是鲜花,而是一篇署名SCI论文。不久前学术杂志《肿瘤生物学》撤销107篇中国作者的文章,因这些文章涉嫌伪造同行评审。而这些中国作者之所以铤而走险,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本杂志被SCI收录。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的引文数据库,因其权威性较高,许多中国院校和科研机构,都将论文发表的杂志是否被SCI收录作为评定职称标准。在现行职称评定体系下,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需要有相应论文,一篇SCI论文更是加分不少。但对于百姓常去的二级以下医院的医生来说,从事科研的软硬件条件均较薄弱,更何况仅为评职称而拼凑出来的科研成果,对于推动医学进步究竟作用几何?

  出门诊、做手术、加夜班尚且忙不过来的医生,现实中不得不以“各种方法”来凑齐论文指标。最终,科研与临床,两头都没有搞好。有的医生一上手术台就犯怵,一看片子就挠头,但在各种论文的加持下一路晋升。这些论文究竟是怎么写出来的,是否能够反映出其医学水平,并在科研领域有所贡献,不得而知。

  以论文作为评判标准的职称评价体系,甚至影响到了医学人才的培养。为提高论文数量的排名,一些医学院甚至把发表SCI论文作为学生取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一个可能连执业资格都不具备的在读医学生,整日忙着找地方发论文,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用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上?

  2000年,我国SCI医学论文不过才3774篇,2008年增加到16714篇,到了2014年,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领域,中国论文的数量猛增至31040篇和11597篇,临床医学篇数位居世界第二。论文篇数上升与我国医学科研水平进步不无关系,但论文“注水”现象不容忽视,要知道,我国SCI临床医学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仅为7.83次。

  “唯论文”的人才观在许多行业领域或多或少都存在,但在医学领域尤甚。在一些发达国家,医学的科研和临床两大体系相对分开,少部分科研从业者走高校评价体系,心无旁骛搞科研,攻克尖端课题;大部分临床从业者则专心看病救人,不会因科研成果多寡影响对自身医术和职位的评价。

  深化医疗卫生领域的职称制度改革,要打破现行单一的论文评价机制,使之能够发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当论文绑架了白衣天使,受损的不只是医生群体,也包括每个公民。毕竟,当我们生病求医时,会相信那些看不好门诊、做不好手术,却有很多论文的医生么?

(责编:刘琨(实习生)、黄策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