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首席技能大师年薪近20万元高吗?

蒋萌

2017年03月24日15:5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首席技能大师年薪近20万元高吗?

背景:近日,央视以《揭秘金蓝领:吊起“中国高度”的人》报道了一些蓝领故事,其中获得过“全国建筑装饰业技术能手”“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首席技能大师”、被称为“镶贴大师”的陶猛,年薪已经将近20万元,收入超过许多城市白领。

广州日报发表练洪洋的观点:时下收入较高的建筑工人、月嫂、快递员等这些工种,或劳动强度大、非常辛苦,或专业门槛较高、需要技术技能,或两者兼而有之,既辛苦又要技术,哪怕你吃得了苦,也未必有技术,不服不行。在“蓝领工人”吃香的德国,技工待遇很高,比一般办公室文员和秘书收入还高。一个清洁工一年收入约4万欧元,而普通办公室白领一年收入约3.5万欧元。在澳洲,零经验的技工的年薪可以达到15万澳元(超过70万人民币),拥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木工,年薪可以达16万澳元。就社会导向而言,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国人对待谋生、就业这样的人生大事,很多仍然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学而优则仕”,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体力劳动的职业荣誉值一直被严重低估。培养“大国工匠”,一在培养,以职业教育为主战场;一在引导,舆论引导之外,更在制度引导。收入分配、职业晋升、继续教育等配套制度慢慢跟上来,社会的职业观念就会慢慢改变。

小蒋随想:一个“全国技术能手”、“首席技能大师”年薪将近20万元高吗?别说和金融从业者比了,就是和许多自嘲“码农”的程序员比,也不算什么。报道还说,陶猛的收入超过许多城市白领,这种比较本身就蕴含身份高低意味。说实话,社会对于能工巧匠的尊重(包括身份地位、职场价值)远没有达到其应得的高度。这既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旧观念有关,又与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体力劳动者(尤其是粗加工、技能不强的劳动者)供给充沛有密切关系。上述认知作为一种固化思维,还妨碍着高水平技工的培养,影响着本就稀少的能工巧匠的社会认可度。中国正进行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亟须大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有关人才的供给却严重不足。不得不说,市场具有纠偏机制,“人以稀为贵”是一种必然,我们有理由相信“全国技术能手年薪近20万元”不是终点。薪酬不是万能的,但它的导向性不言而喻。

建议恢复留级制,仍是惟分数论成败

背景:北师大副教授钱志亮建议恢复小学留级制度。在他看来,孩子的“年龄”有三个,分别是自然年龄(日历年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并不是所有小孩的这三种年龄都是同步发育的。一些孩子并不是学不会,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他希望通过“留级制度”给这些孩子一年的缓冲时间。

华商报发表杨鹏的观点:“义务教育阶段不许留级,不提倡跳级”,这在全国范围内已是通行做法。因此,呼吁恢复“留级制度”绝对算不上主流声音,甚至还可能被视作标新立异、博人眼球。要承认,恢复“留级制度”,理论上更尊重教育规律,也更加尊重人的成长规律。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媒体几年前也曾讨论过“留级制度”的利与弊。弊端主要有二,一是,留级的往往是差生,留级生在新环境里如果被孤立,反而更容易让差生自暴自弃。再就是,在教育资源紧张的局面下,留级会让一部分学生重复利用资源,形成了“不公平竞争”。应试教育有一箩筐的弊端,有太多的“不尊重”需要纠偏,要不要恢复“留级制度”并不是当下最紧要的教育议题。特别是,当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导致教育不公平,远远比要不要恢复“留级制度”更让老百姓焦虑不安。不过,钱志亮副教授针对不同孩子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建议不要只用日历年龄作为孩子入学标准,倒是值得各地及相关部门重视。

小蒋随想:我上小学那会,班里就有一个留级的女生,她比其他同学高半个头,学习成绩是不理想。很多同学直接喊她“留级生”,她低着头,红着脸,不回嘴。回想起来,那个女孩肯定自卑,在班里的处境挺悲催,老师对她爱搭不理。无论愿不愿意接受,孩子就是有聪明的,有不太聪明的,有擅长学习的,有不擅长学习的。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就是惟分数论“英雄与狗熊”。那些学习成绩不佳的孩子,很难受到老师的待见,在同学中没啥“好形象”,他们的家长不可能“有面子”。基于上述现实,指望让孩子留级一年就“脱胎换骨”,恐怕是想当然,此举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与“负面形象”。相信这也是“义务教育阶段不许留级”成为当下通行做法的原因。真正的素质教育,应当是基于发掘孩子的不同潜质,进而因材施教,培养个性化的素质,而不是以分数为“万能”,抵达这一目标固然存在各种掣肘,但理念与大方向是不错的。恢复“留级”不过是在惟分数论上打转转,不但没有新突破,还有返祖之嫌。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