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政策漏洞不能靠道德自觉来填补

路中林

2017年03月03日08:25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政策漏洞不能靠道德自觉来填补

近日有报道称,南京高新区一村庄拆迁时,全村160多对夫妻,上至八十多岁老两口、下至刚结婚不久的小夫妻,为获得更多补贴,绝大多数都离了婚。

“集体离婚”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2012年济南市姚家村、2016年昆明市官渡区都出现过。集体离婚是时下拆迁补偿政策和城市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与城市以房换房的补贴方式不同,农村拆迁既涉及户数,也涉及到宅基地等问题,究竟是根据人口数还是户数来计算补偿标准,不同选择自然会产生不同结果。虽然因拆迁而起的集体离婚不再算是大新闻,它却依然刺痛着人们的神经,毕竟其与人们传统婚姻观念相差太远。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轻易否认婚姻的神圣性,但是,经受不住利益诱惑和考验的婚姻无疑是失败的。

集体离婚的吊诡之处在于,决定离婚的夫妻实实在在地感觉自己“赚到了”。以高新区为例,根据拆迁政策,如果夫妻在拆迁前离婚,两人便能多分到70平方米的房屋和13.1万元补偿金,对半世劳顿的夫妻而言,这些财产对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无疑相当重要。尽管在世人眼里其所作所为有悖常理甚至有些不道德,可他们只要设身处地,恐怕总会倾向于做出“拜金”的选择。围观者批评他们自私、亵渎了婚姻的神圣和美好,并习惯抛出各种理由来说服他们放弃到手的利益。如某法学家表示,尽管为获取拆迁补贴而选择假离婚不违法,但存在极大风险,毕竟走完离婚程序后他们在法律上便不再是夫妻,这样他们便面临着分割共同财产等问题,而不少夫妻为避税,习惯将房产等登记在一人名下,这就意味着如果法律上拥有财产的一方假戏真做,不愿复婚,另一方就面临着人财两失的可能。必须承认,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种极端案例,然而以偶发案例来劝说数百名村民,说服力显然要大打折扣。另一类规劝的理由更加软弱无力。一些人呼吁村民用道德自律来抵制金钱的诱惑,认为微不足道的物质诱惑是对其神圣婚姻的考验,生活中不该只谈论房屋和金钱,一切向钱看的生活无法获得最终幸福等。相信村民也必定会承认此类说教的正确性,不过这依然不能阻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做出经济上更有利的选择。

笔者不是在鼓吹什么道德虚无主义,只是意在指出,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只要获取利益的手段不违法,人们经受不住考验亦属正常。说到底,集体离婚这一怪诞现象是拆迁补贴政策存在漏洞造成的,我们不能指望依靠村民的道德自觉来填补漏洞,当全国各地不断上演集体离婚时,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便该有所警惕,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补救。政策的漏洞只能靠政策来填补,以政策存在的漏洞和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来考验人们的道德水准,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做法。部分地区在拆迁时已开始尝试若干防范措施,如高新区拆迁办规定,结婚至少满5年的夫妻在离婚后才能享受分户对待。尽管不足以彻底消除集体离婚,它至少也起到了筛选、剔除一部分人的作用。这说明,与认为无法彻底根除集体离婚的悲观论调相反,只要加重政策的筛选力度,从多方面施加限制,就一定能缓解此类现象。政策存在漏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坐等漏洞被越钻越大,最终令局面无法收拾。

希望相关部门积极研究、调整拆迁补贴政策,引导村民认真对待拆迁事宜,让集体离婚的尴尬剧不再上演。

(责编:杨建楠(实习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