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单位公厕开放”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杨朝清

2017年02月28日15:16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城管局鼓励沿街单位、商业、企业将自用公厕对外开放,政府给予补贴,协调对外公厕开放工作于3月20日前全部完成,并做好公厕标示牌、如厕道路停车泊位设置工作,计划对外开放850座公厕。(2月27日 澎湃新闻)

伴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老百姓对公厕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如厕作为一种生理需求,具有“等不及”、“伤不起”的焦急与迫切,倘若公厕布局不合理、厕位设置不充足,都会让老百姓的如厕需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另一方面,在一个越来越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如厕是否舒适,直接影响着老百姓对公厕的社会评价。

在公厕得到越来越多价值认同的当下,不少公厕的用户体验用来越好。只不过,在不少地方,公厕“找不到”、“用不上”依然是一种尴尬的现实和纠结的处境。在“节流”不可能的情形下,“开源”有助于缓解如厕难题;“沿街单位公厕开放”的初衷,在于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便民、利民。

如厕体验并非可以忽略和漠视的小事,而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大事。当如厕需求找不到“出口”,不仅会给老百姓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也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公厕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公众是否拥有足够体面和尊严的一面镜子。公厕的成色,也测量着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智慧和水平。

一个旨在“让人民对改革有更多获得感”“让民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发展中大国,理应拥有更多有品质的公厕。“沿街单位公厕开放”有助于实现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契合价值理性;然而,对于那些“沿街单位”来说,公厕开放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压力,影响了工具理性的实现。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专门的公厕数量相对较少,公厕大都依附于某个商业机构或公共设施,如餐馆、大型连锁书店、超市、加油站、公园等。在纽约,出现了由私营公司承包的公厕,市政府允许承包公司利用公厕为自己做广告。让政府、市场、社会形成合力的“沿街单位公厕开放”,有助于让老百姓的如厕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说到底,实现“体面如厕”,也事关老百姓的尊严。

“沿街单位公厕开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美其美”。对于相关单位而言,要多一些包容的心态,要减少人为的藩篱;对于城管部门而言,要为公厕开放提供配套设施和便利条件;对于老百姓而言,要遵循规则意识、讲究公共精神,让如厕之旅更有秩序、更加文明;只有多管齐下,“沿街单位公厕开放”才能真正实现“美美与共”,切实地裨益那些有如厕需要的人们。

(责编:王倩、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