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刹住“整酒风”需担当更需智慧

韩振

2017年02月09日08:38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刹住“整酒风”需担当更需智慧

  在不少地方,“整酒风”变成了“整酒疯”,人情债成了还不起的债。不少人借酒敛财,各种奇葩酒宴层出不穷,搞得群众苦不堪言。整酒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恶性循环。在三峡库区,有的家庭为了赚钱,一年能摆两三次酒,摆完了“生日酒”摆“升学酒”,摆完了“升学酒”,又开始摆“乔迁酒”。(相关报道见今日7版)

  为将这股歪风邪气治住,一些地方开展了一些“刹酒风”的探索,但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地方全面开花,收获群众点赞;有的地方“按下葫芦起了瓢”,干部刚开始管“整酒”,就已招致群众非议……为何差别如此悬殊?究其原因,“刹酒风”不但需要担当,更需要智慧,地方上不但需要有作为,更需要巧作为。

  对待“整酒”,要一分为二来看。党员干部整酒,有可能涉及钱权交易,事关党风廉政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责无旁贷负有监督义务,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和反“四风”等要求,也应当作为各地严厉治理“整酒风”的标准。但普通群众整酒,背后有人情世故的现实因素,如果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给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该不该管,该怎么有效疏导就成了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面对全面“刹酒风”这项可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有些地方选择不作为,有些地方则选择迎难而上,替百姓想办法,单是这种积极作为、勇于担当的气质,就值得为之“点赞”。

  “刹酒风”比作一剂药,关键得看疗效。仅有作为还远远不够,更需要执政智慧。对无事酒如何界定,整酒的规模如何控制,违规整酒者如何惩罚等,不但涉及人情,更涉及法治,稍不注意就会触碰到规则的红线,非但“刹酒风”成效会事倍功半,还会引发民意反弹和舆论非议。

  摸着石头过河,方显巧作为之重要。面对农村“刹酒风”难度大的现状,一些地方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巧妙化解管理困境。在这种模式下,村民自治被抬升到新的高度,每个被无事酒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群众,都成了管理与自我管理主体。这种由内而外、自下而上产生的约束,远比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约束更有效,更能让群众发自内心地遵循。

  还有一些地方以改善党风为抓手,进而改善民风。不但对党员干部大操大办严厉查处,进行负面典型宣传,更充分发挥农村乡贤以及党员干部的作用,让他们担当移风易俗先锋。在这些人的带动下,当地不但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更建立起执行得力的自治组织,党风与民风相互传导,最终实现了风清气正。

  有作为更要巧作为,讲人情更要讲法治。面对“整酒疯”这一涉及范围大、危害程度深的社会顽疾,各地只有多动脑筋,从源头上寻求对策,从制度上予以保障,从机制上予以落实,才能常态化地予以根治。否则,“刹酒风”很容易演变成一阵风,终究有一天会死灰复燃。

  急民之所急,施利民之策,这是执政的根本。成功刹住“刹酒风”,对一些地方领导来说也许只是锦上添花,但对不堪重负的群众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也是最要紧的民生。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