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善待遗产延续文脉

王丹

2017年02月09日08:32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善待遗产延续文脉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著名建筑学家、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曾这样说。虽然历史斗转星移,但无论是秦砖汉瓦、唐诗宋词,还是甲骨竹简、民居壁画,文化遗产作为先人智慧的结晶,见证了中华文化历史,承载着民族文化记忆,蕴藏着民族精神基因。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仅不可移动文物就有76万多处。截至2015年年末,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达1372项。可以说,这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它们告诉我们中华文化来时的方向,也必将照亮未来的去路。

  根深方能叶茂,源远因而流长。长久以来,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都被置于重要地位,我们付出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在畸形政绩观的影响下,一些地方重经济发展轻遗产保护、拆真品建赝品,文化遗产保护封闭化、简单化、碎片化等令人扼腕的现象并不鲜见。曾被誉为“远东第一站”的济南老火车站遭遇强拆的悲剧,在不少地方不同程度地重演。

  善待历史文化遗产,延续中华文脉才可期。守护昨天的辉煌,就是积蓄今天的资源,就是托举未来的希望。“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重申了文化遗产保护16字方针。《意见》还对包括方言文化、传统民族音乐在内的多项文化遗产项目逐一列出,为下一步完善文遗保护布局指明了方向。

  要想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这道考题,有必要先回答“谁来保护”的问题。文化遗产保护,政府是当仁不让的主导,也唯有夯实了“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思想基础,才能保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通盘考虑人才培养、整体规划等,下好文保一盘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前段时间热播,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被唤醒文化自觉的广大公众势必也会汇聚成为一股磅礴的力量,推动文化留下来、活起来。

  文化遗产留不下,自然谈不上“合理利用”,但如果一味“死保护”,即便留下了也是没有生命力的。盘活了工业遗产的北京798艺术区,通过合理开发“活化”民俗博物馆的惠州黄氏书室等案例说明,文遗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非对立,关键在于把握好两者间的平衡。实现历史与现代交融、古人与今人对话,有赖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路径。但与此同时,“合理利用”也要以深化管理制度改革为前提,如此方能避免更多文遗沦为“唐僧肉”。

  每一次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都是对自我身份和文化基因的追寻与确认。秉持文化自觉、善待文化遗产,在中华文脉的延续中,我们才能实现文化复兴。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