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1+1

“网约车难打涨价”如何调整应对?

蒋萌

2017年01月23日16:05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网约车难打涨价”如何调整应对?

背景:这几天,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重现打车难现象,有乘客等半小时都叫不到车,滴滴打车的价格也明显上涨,加过价后的价格甚至比平时贵了2倍还多。

钱江晚报发表魏英杰的观点:这次打车难问题重现,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市场离不开供求关系,价格就是供求矛盾的反映。一方面,准备回家过年的乘客多了,跑机场、火车站的车子也多了,市区短程的出租车、网约车相应就会减少;另一方面,外来的网约车、出租车司机也要回家,那么提供打车服务的车子就会减少。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供求矛盾就容易激化。临近春节出现打车难问题,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为什么去年好像打车难问题没那么突出?这就在于,今年还叠加了非市场的政策因素。随着网约车新规出台和实施,北京、上海等对网约车作出籍贯与车辆限制的大城市,针对司机的各种优惠政策没有了,钱越来越不好赚,还可能随时被当作非法营运处理,这些因素使得在大城市的网约车司机成为了“高危”职业。所以,把打车难的问题归咎于滴滴的计价模式,完全是整错了大方向。当前该反思的是,各地的网约车新规是否阻止了这个市场的良性竞争与发展。只有当网约车不受到那么多政策限制,门槛没那么高,才能更好地根据市场变化作出有效应对。

小蒋随想:近期网约车不好打并涨价,既赶上了上海、广州立即执行的“本地车本地人”网约车新政,又逢春节前用车需求量猛增;北京、杭州的情况则有不同,这些地方给网约车新政设置了过渡期,“外地人外地车”不会立即从市场中消失,涨价也有部分司机人为制造紧张气氛的原因。对此,已习惯网约车的便利与平价的人们,很不适应,多有怨言,希望有关方面降低网约车门槛。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出市民与管理者对网约车定位上的想法差异。从各地出台的网约车新政来看,网约车在车辆档次上“与传统出租车接近,但又高于传统出租车”,管理者同时主推“公交优先”。基于此,今后有许多平价网约车会是大概率事件吗?网约车管理已经趋严,各界会关注这种严会否导致过犹不及?会否在有意无意之间影响共享经济?管理者要正视新政实施后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应对。据说,滴滴等平台已对“动态调价”封顶,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亚酒店价格“开张吃半年”咋破?

背景:今年春节期间,三亚旅游饭店客房价格又将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酒店标间不得高于6000元/晚。三亚物价部门针对高档酒店的春节限价令,已成为每年的例行公事。

钱江晚报发表陈进红的观点:消费者怕的就是一些商家拿着政府的最高限价令当成了涨价令。有了政府最高限价,中低端商家也就能堂而皇之地趁机抬价,形成整体市场价格虚高,超出正常消费水平的现象。在2012年初三亚“海鲜宰客”事件发生后,海南省工商局在三亚市建设海鲜排档“价格公示平台”,要求海鲜排档安装统一的价格电子公示屏,此后引进“电子点菜系统”,一方面将海鲜消费信息实时传送至监管后台,另一方面通过电子菜谱打印账单形式把消费信息准确无误传送给消费者;与此同时,推动三亚海鲜排档全面使用“POS机收银系统”,并与“电子价格公示系统”、“电子点菜系统”和“政府后台监管系统”相链接,一旦发生纠纷,可在系统数据库内层层追溯。运用大数据管理,在曾经吃过苦头的“海鲜宰客门”上,三亚政府似乎找到了管理的门道。一刀切的限价令总会让消费者和经营者诟病。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把监管海鲜排挡的经验是否可以运用到酒店上,实行分级化、细致化监管,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

小蒋随想:这又是一个春节涨价的事例。在三亚的管理者看来,酒店春节涨价符合市场规律,只要在政府限价范围内即可。按这个逻辑,网约车司机会说,凭啥春节住宿价钱可以涨,过节乘车花费不能涨?所谓“符合市场规律”,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吗?现实是,三亚的酒店价格呈现出巨大的淡旺季差异,三亚酒店春节那几天的高价客房颇具“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特性。面对这种市场格局,非公款消费者应考虑的不是春节花6000元在三亚住一晚,还是花5000元住一晚;而应是换一个时间去,或者换一个地点去。有人说了,旅行社的春节游价格都比平时贵,平时又没有假期。转了一圈,从价格问题转到了可自行安排的带薪休假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国人在节日花高价扎堆儿出游是一种无奈。管理者要除了限价、打击宰客,更应在“限假”上努力疏通。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

(责编:董晓伟、文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