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豆瓣杀不死

2017年01月06日06:3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为什么豆瓣杀不死

  在互联网这片丛林里,豆瓣出道虽早,却像个涉世未深的小青年,总是一派文艺范儿,关心着电影、阅读、音乐这些不急的事儿。最近,这个“莫谈国事”的文艺小青年却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切都源于三部电影《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从网上公布的一组豆瓣评分(1月5日上午)来看,《长城》4.9分,《摆渡人》3.9分,《铁道飞虎》5.0分,没有一部在6分以上。加上《长城》又刚受到影评人严厉批评,豆瓣评分更像以一种“科学”的方式坐实了“烂片”的指责。于是,一些媒体直陈豆瓣以“低评分”“恶评”影响中国电影生态,一时间,豆瓣几乎要变成“皆曰可杀”的历史罪人,不,罪网了。

  豆瓣究竟该不该杀,拷问的实际是对待网络评论的态度和智慧。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已把当代世界变成了一个“万有相通”的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空前密切和复杂。随着互联网深深嵌入文化生活,电影评论也发生了不可逆的重大改观。理论上,因为互联网的存在,每部电影都可以被每个人所观看,而每个看了电影的人又都可以在一个或大或小的公共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其他人获知。

  当然,这些意见从形式到内容可能是杂乱无序甚至互相敌对的,有的充满真知灼见,有的却只是零散的观感、调侃,甚至充满偏见的吐槽、口水。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些意见中的绝大部分或消散在日常闲谈中,或深埋于私人日记内,只有极少部分能幸运地变成一篇文字或一段声音,呈现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由于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它们今天得以更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此,有人可能会抱以轻蔑的“然并卵”。是的,即便把这些意见集合在一起,也不过是提供了一束“片面的真相”罢了。然而笔者想说的是,作为个体独立艺术体验或思考的产物,它们确实闪烁着真理和良知的微光。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不但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快捷方式,而且创造了意见空间自我洁净、自我提纯的自机制。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出版周期等原因,不同看法在公共平台的交流交锋需要一个较长的反馈期,而很多有价值的观点就极有可能因此而夭折在路上。互联网时代则不同,艺术创作者与艺术欣赏者、评论者之间,艺术欣赏者、评论者内部,即时性的意见碰撞、辩驳、修正都成了可见的现实。而每一个在网上发表看法的人,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对于捍卫自己观点的人而言,他需要面对的不是哪个“专家”或“评论家”,而是成千上万的网民的智慧。更何况,随着基于网络的意见分享体验逐渐积累,人们增强的不仅是发表意见的愿望和能力,而且是艺术鉴赏力和评判力。这构成一个良性循环,不断推进网络评论趋向客观、高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水军”或许仍将存在,但其失败也是必然的,而导致它失败的,不是它背后的主子是谁,而是网络空间的自由程度如何。

  为什么豆瓣杀不死?因为人类交换意见、表达看法的渴求杀不死,不但杀不死,而且会因为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愈发强烈。当然,不该死而死了的,史不绝书,网不绝书。不过,即便豆瓣真的阴差阳错因故身亡了,相信会有“花瓣”“瓜瓣”“草瓣”继之而起,发出更响亮的声响。

  对于真正关心中国电影命运的人而言,在影评的问题上只应持有一种立场,那就是鼓励个性化的影评多样化存在,让更多的意见得以充分地表达,进而让这些见解在自由的言论平台上实现对话、自洁和提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对某部影片乃至我们时代的艺术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进而将其恰如其分地镶嵌到美学体系之中,并在艺术史上为其找到应有的位置。

  因此,有关部门如果真想改善“电影生态”,那么,请放下大棒,拿起喷壶,满腔热情地去浇灌眼前这片网络评论的园地吧!

(责编: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