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抢票“插队费”是什么东西?
背景:春运抢票大战进入冲刺阶段。不同于前几年用刷票软件免费刷票的模式,今年,各大平台对有偿抢票服务趋之若鹜。选好车次和抢票套餐,消费者还可以购买“插队券”提升抢票成功概率,一张回家过年的火车票,竟需多掏低至几十元、高至百余元的服务费。
华商报发表张海英的观点:这种有偿抢票服务值得商榷。一者,由于付钱就可以插队,破坏了购票规则和公平性。二者,诚如专家所说,会诱导消费者掏更多的钱,价格存在被炒高的可能。三者,推出这种有偿抢票的网络平台与“黄牛党‘没有多少区别。有铁路公安部门表示,收取手续费超过5元的,均为倒卖火车票行为,即是违法的。然而,物价部门并没认为这种有偿抢票服务违法,而是让消费者自主选择;12306官方客服也仅是提醒乘客谨慎购买,避免引起纠纷。尽管倒卖火车票与有偿抢票服务在概念上也有所区别,但本质都是扰乱正常售票秩序。搞有偿抢票的网络平台属于另类“黄牛”,这类“黄牛”虽然没有违反现行法律法规,但需要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既要看到这种有偿抢票服务的本质和危害,也要反思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只有打破火车票网上垄断销售模式,无论是“黄牛党”还是有偿抢票,才有望得到根治。
小蒋随想:火车票全部实行网上销售,本来是为了实现公开公平,避免暗箱操作。但是,人们很快发现网上抢票并非只是拼谁手疾眼快,专业倒票黄牛与时俱进,开通高速网络专线,雇编程高手编写抢票软件,有着比普通乘客高得多的抢票成功概率。不可否认,12306网站试图遏制黄牛,甚至推出过令广大乘客吐槽不已的“烧脑式”图片验证。然而,刷票软件、有偿抢票、倒票黄牛从未“认栽”,说明技术较量面前,12306官方并没有太大胜算。既然倒票与反倒票是无法避免的拉锯战,管理者就不能松劲。尤其是对新冒出来的倒票形式,管理部门仅提示乘客“慎购买免纠纷”就够了吗?对于明目张胆地索要“插队费”,对于打着收服务费旗号对火车票大幅加价,不该治治吗?
单位违令拒发职工正当福利也须问责
背景: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元旦春节期间,要严格遵守廉洁纪律,严防各类“节日腐败”。《通知》同时也明确,要组织好正常的党、团、工会活动,充分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
湖南红网发表乔木的观点:部分单位抱着宁可不发也绝不能违规犯错的态度,对职工正常福利待遇进行武断的“一刀切”。其结果只能是矫枉过正,职工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拿职工正常福利开刀,这种莫名其妙的“株连”虽看似是极其认真地在落实中央规定,“高度负责”地开展节日反腐,实则却是懒政、怠政、推诿以及只求“自保”“避险”的不良思维在作祟。往小了说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和理解过于片面,甚至断章取义,往大了说却是对党和政府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职工利益的漠视与不理。久而久之,一方面会让部分不明真相的职工群众对国家有关积极政策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干扰党群、干群关系的良性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近三年来,每逢中办、国办下发节日反腐通知之时,还要特别强调,要充分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的主要原因。
小蒋随想:单位发不发正常福利,很大程度上要听单位领导的指示。道理很简单,普通职工对正当福利被削减怨声载道,但职工说话分量不够。高层多次强调保障职工正常福利待遇,一些单位还是“拒发”,从一个侧面表明某些单位存在领导一言堂、民主决策与监督力度孱弱。这不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权力监督所剑指的问题吗?在党和群众看来,不出大错、不贪污腐败不等于“好干部”。如今,能者上,庸者下,太平官与不作为者同样会被问责。高层多次强调,一些领导还不执行有关方针,这样的人还配当领导吗?某些领导自以为是在“避险”,其实却可能是给自己“挖坑”。
小蒋的话:大家好,我是小蒋。国事,家事,天下事,天天都有新鲜事。你评,我评,众人评,百花齐放任君看。观点各有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只要我们尊重 客观、理性公正。